第646章 惊闻(2 / 6)
件事,就是对柳永的态度。最后经过反复的思考,他选择了让柳永过一个好日子吧。虽然那样以后会少了许多优秀的词作,可对柳永本人并不公平。
皇上在审阅进士名单时,石坚站在了背后,看着小皇上的表情,果然看到柳永这个名字,小皇上气恼地说道:“且去浅斟低吟,何要浮名?”
刚要拿起朱笔来勾,石坚忽然说道:“阿弥陀佛,皇上,着相了。”
小皇上幡然醒悟,如果因为柳永一句牢骚话,就断绝了他这一次机会,石坚摞蹄子,拒旨,还不得贬到两湾大陆?
还是有一点生气,朕的功名还不如你那个偎红翠风流重要?吩咐人将柳永的试卷拿过来,仔细地审阅。看了看,写得花团簇簇的,也没有得挑剔,最后给了一个末等最后一名。
石坚也没有再反对,柳永说得太过份了,竟然为了泡妹妹,不要功名了,放在那个朝代,也不乐意啊。
石坚也拿起笔,在纸上写下柳永那道《鹤冲天》,在后面写了几行字:姑娘虽好,功名更好!风流虽好,百姓更好!才华虽好,大道更好。
写完了三好,叫太监将这张纸带出皇宫,找到这个柳三变,带给他。
小皇帝看了一乐,心情一高兴,又将柳永的排名提了一百位。但这次榜单上出现了许多石坚熟悉的人,如蔡挺,还有苏舜钦等等。这些人不但文章写得好,也是以后宋朝的砥柱中流之一,只是他们并没有进入三甲。
一放榜,自然有哭有笑,众生百态,什么样的表情都有。可总的来说,这一次笑的人比往年多得多,因为这一次放榜人数是宋朝历来最多的几次之一。比范仲淹那年考中进士足足多了四倍。
没有考中的除了少数还留在京城苦读外,都回家了。这也让开封府的官员松了一口气。现在京城,不但来了许多举子,还有许多商人,他们是来参加商会的,还有许多道人,这些道人都不是普通的道人,一个个都是宋朝道教的领袖之一,这些人一个不能有所闪失,否则交不了差。
喜事连着喜事,在这种大背景下,石坚终于开始筹划商会了。
突然,一队怒马,载着十几个士兵,中间还有四个衣衫褴褛的人,冲到了京城的城门口。守城的禁军连忙阻拦,一个都头模样的人从怀里掏出一份公文,上面两个大字:加急!下面还盖着幽云安抚经略征讨使的大印。
守城的禁军急忙放行,可心中奇怪,难道北方又发生了什么大事?不象啊,刚刚契丹与宋朝签订了条约,他们现在内部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