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饱狼与饿狼(4 / 7)
契丹交好,关健时候来个南北夹攻。那一天他看到了这几个官员的举动后,就坚定了在解决契丹之前,必须将大理的问题全部解决的决心。
其实这一点,这几个官员做得就没有玉素甫坚决,人家一看宋朝势不可阻,为了族人的利益,主动向宋朝示好不算,还派兵与宋朝配合,进攻契丹。
这也不能怪正治皇帝,大理是一个完全封闭的国家,正治皇帝的眼光与才能也不能与玉素甫相比。他们还以老眼光看待宋朝,却不知,现在的宋朝与十几年前的宋朝,已经是截然不同,在外交上更具有进攻性与侵略性,这也是石坚刻意,利用自己的影响与战绩造成的。
几个官员一看没有办法,回国后再商议吧。反正现在还有时间,至少这几个月内宋朝不会对大理用兵。
赵祯听了大理官员离开的消息后,脸上神情有些犹豫不决。
石坚一看小皇帝的脸色,就知道他在想什么。小皇帝最不想动兵的有两个地方。第一个就是吐蕃各部,唃厮罗的外围还好一点,从青唐吐蕃往里,一直到匹播城,是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地方,天气寒冷,许多地方都是雪漠高原,连个人烟也没有。还有一条,这里物产贫瘠,现在宋朝的两湾大陆也没有办法开发,况且这个没有办法开发的地方。再有一条,就是石坚所说的什么海拨反应,宋朝人到了这里,都会出现头晕脑胀情况,有的体质差的,到这里呕吐,还会生病。最重要的一条,这里的民风凶悍,不便管理。
第二个地方就是大理,大理国力弱,可地形一样不好,以山区为主,气候炎热,这都是次要的,不论地形怎么不好,也比吐蕃地形好。主要有一个宋太祖的遗诏在头顶上高高挂起。一用兵,先带来许多后果,朝中有大臣反对不说,以后有什么好的遗诏下来,宋朝的子孙有了这个先例后,也不会遵守。
石坚微微一笑,没有说,而是问了三个问题:“皇上,请问我们宋朝的军队,抛去了数量上与武器上的优势,战斗力如何?再请问皇上,以前契丹军队的战斗力与现在契丹的战斗力相比如何?最后问一下,如果吐蕃不分裂,战斗力如何?”
赵祯也是一笑,看着他,这三个问题根本不用回答。如果吐蕃不分裂,凭借盛唐都拿它头痛,况且宋朝,更不论元昊,想从它嘴里抢肉了。宋军的战斗力也不用说,石坚的一次次胜利,那是计谋,还有先进的武器。最简单的例子,在邢州城外,那次与契丹的大练兵。至于契丹,如果在辽圣宗与在他之前,疆域顶盛的时候有五百多万平方公里,是宋朝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