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身世之谜(7 / 8)
丹很大,至少面积比宋朝还要大。不可能一口吞下去。如果不作出一点让步,只好打下去。首先来看看契丹各部族的反应。唇齿相依的道理各部那些族长不是不知道,最少象宋朝统治者那样引狼入室的事情,不会有多少部族去做。现在石坚作出一些让步,那么一看,哦,宋朝只对关内关注,关外太贫困了,人家没有兴趣,那么就继续内斗下去。最后大家力量一起小了。这比石坚冒着危险进攻,是不是更划算一点?
还有一条道路可走,就是不进攻契丹。但要防守,大家看一下地图,从唐山的南面一直到朔州,是多长的防线(其他地方防线更长,但对宋朝的京城危胁不大,如果从陕西发起进攻,对于契丹来说,得不偿失,从战略角度来看,没有人愿意作出这种选择)这样的防线,面对契丹的冲击,得要驻守多少士兵,而且长城大多损毁,各个关卡与砦堡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全部修建好的。那么面对契丹的举国来攻,最少得要驻守六十万人。并且石坚也要回朝了。这样的军队,就是开支一项,将会达到多少?就是王安石那样敛财,朝廷钱也不够。军费就占了大头。不要说多,只要节省两十万军队,几年下来,这笔钱就节约回来了。
这也是石坚在条约中最吃亏的地方。可这笔钱对契丹来说,是笔不小的数字,但对于石坚来说,并不算什么。用己长对彼短,为什么不能做。而且条件不丰厚,契丹人会甘心丢掉幽云十六州?当然,还会对付契丹的,马上就要写到。各位别急。
条约中第二吃亏的就是还出四州。各位,对于这段历史也许大家并不清楚。契丹的前身就是将薛仁贵的儿子唐朝第一个节度使打得大败的奚部。因为唐朝的瓦解(隋朝为土崩)壮大起来的。然后就将这四州吞并下来。这是很早的事。如果石坚讨要幽云十六州,还有一个说法,可占领四州,就会逼得契丹不能妥协。无论石坚给再多的钱,也会要一战的。因此石坚不得不退出四州。但石坚有石坚的计划。各位且放心。
第三就是技术,我只是说了农业技术,其他的石坚也没有答应。大不了学格物学。但学了格物学,就能造出各种东西?不可能的。石坚一是有见识,二是撒下大把大把的钱,三是请了无数熟练的技术工人(就是这一条契丹就严重缺乏),一次次试验,才成功的。至于有许多读者说我写得不合理。如果我这样写了还不合理,各位,其他的穿越书就不要再看了,更不合理。
还有俘虏,虽然放了,有少数人知耻而后勇,但大多数人呢?以后更害怕宋军,这才宋朝有利,至少利弊都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