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帝国的黄昏(8 / 8)
面子,扩张的边境也会处于一种暂时的和平状态。
总之,是双赢。
两个人签下字后,天色已经接近黄昏,耶律焘蓉望着外面昏昏沉沉夕阳,忽然放声大哭起来。
这一哭让石坚反而觉得不好意思起来。他看到耶律焘蓉的鬓角因为操虑,都出现了几根白发。石坚将她的身体扳过来,为她将这几根白发摘去。耶律焘蓉也没有反抗,只是一个劲地哭泣。
石坚说道:“你不要哭了,看在你面子上,你看,我退让了多少步了。”
不管用,石坚又说:“好了,大不了我答应你,以后对你们契丹人好一点。况且你身上还流着一半汉人的血脉呢。”
无论他怎么安慰,耶律焘蓉只是哭,哭得不但连石坚,其他的将领一起象做了亏心事一样。
不过石坚要立即进京了。因为一件大事发生了,他必须进京进行挽救!
PS:关于耶律焘蓉,很多人反感。但站在国家的角度上,她并没有做错。石坚的民族融合政策,其实说到底也是一种欺骗。再有就是朝争,如果写得好玩一点,就成了儿戏。说一件事,大家应当记得我门前那个工厂,同领导交涉,可这位镇长很会说(应当来说,也许动笔头,他不如我,但嘴巴至少比我厉害十倍)然后说我在环保局有一个同学,可以打电话请教他,你说也不算,我说也不算,要专业人士来说才算。听起来很对,人民公仆嘛。但话外之音,就是你闹到环保局也没有用,我在环保局有人!我怎样办就怎样办!这就是真实的官场!只是一个镇长,放在宋朝是一个小里正!都不入品。可以想像更高层,所以肯定有阴暗面。
最后自我满足一下。我写这本书准备工作比其他作者充分许多。不相信,看一下其他作者,写辽国时,会注意辽国统治下这些民族与辽国的矛盾?应当来说,我展现的是一个真实的契丹。很少有作者做到。也符合了,YY为主线,严谨为底线这一宗旨。
【第八卷 砥柱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