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赵蓉的妙着(5 / 6)
到时候石坚再聪明,也只是一个人,保不准真让她扣上两三盆子臭哄哄的东西跑路。
因此现在逼得石坚必须离开朝堂,可刘娥都未必会让他离开。在这种情况下,正好借赵蓉在门口斥责吕夷简的事情,找一个借口离开。而且还不难,马上朝堂上就有许多跟风的大臣立即弹劾石坚此事。
这是赵蓉在城门口说那番话的第二个用意。
“还有改革税法,难就难在头难。如果没有猜错,这一次吕夷简为了贪图名声,而且相公也计划得差不多。只要相公一离开朝堂,他马上将相公的计划捡起来实行。可实际上,其中涉及到许多经济方面的问题,凭借着吕夷简,他还没有本事将这个度掌握好。因此将会引来一场风暴。而且百姓到时候再联想到我在城门外说的那番话,吕夷简这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石坚脸上有些犹豫不决。
赵蓉再次说道:“相公,别要贪图才华。如果有才华放在相公身上,对朝廷对百姓都是好事,如果放在丁谓身上,那就是坏事。其实之所以有今天,也是因为相公。当初太后是选择了对你妥协,可你也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向她妥协,一步步再次助长了太后的权利之心。也因为相公贪图吕夷简的才华,将他调到京城,使太后有了臂膀。这才开始对相公动了心思。”
石坚很不赞成赵蓉这一说法。后世对吕夷简品价很高。在宋史里的品价是:夷简当国柄最久,虽数为言者所诋,帝眷倚不衰。然所斥士,旋复收用,亦不终废。其于天下事,屈伸舒卷,动有操术。后配食仁宗庙,为世名相。
其实这个人本事是有本事,但也不能称为名相,元史是因为王安石的变法失败,而吕夷简是守成派的代表,因此格外看重。特别是庆历新政,当时名臣倍出,可还是失败的原因。固然与范仲淹所臣太大,所操太急有关,也是因为守成派的强大有关系。如果他是名相,都不会让范仲淹为他来幅《百官图》。名相是这样干的?名相会为一己之怨废皇后?还让皇后死得不明不白。那是赵祯老实,好忽悠。不是说了,动有操术,这个操术很有考究的。
不过相对来说,他比丁谓要好一点,或者石坚投入他的门下,协助他做事,将一切功劳放在他头上,那么有可能还会相安无事。否则连皇后都敢把弄死,况且石坚。
想到这里,石坚叹息一声。
其实这声叹息也是一个决断。至于改革他都不会怕吕夷简误事。本来改革之初,困难重重,正好让他做得半拉子,自己来收拾就行了。不就是百姓有点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