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义薄云天(5 / 8)
来到开封府衙与大理寺。他首先就来到牢房里对那些犯人说:“本官希望你们坦白从宽,如果抗拒那么就会从严处理。”
他这不是他前世的司法部门,用这句话来诱导犯人招供,结果处理时将这个从宽忘记了,这句话也变成了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他是真正的从宽处理,对于那些抗拒的也是从严处理。而且他的名声极佳,同时这些犯人对他还疑神疑鬼,一看到他都来过问案件,也怕自己隐瞒不了。
石坚又说了,只给他们一天时间考虑。同时又来到皇宫,让赵祯亲自下旨,让那些牵连的官员,你也自己儿把事招供了,还能有一个好下场,否则你就致仕吧。
这件事弄得太大,牵连的官员商人以及其他人很多,如果不及时处理,有可能酿成灾难性的后果。这还是在宋朝。如果在唐初,世家把门,这案件更难断。但说起来也要感谢武则天,利用国家的力量,对世家打击,以后各大世家力量开始微弱下去。但也不能小瞅这些名门望族的潜力。
这件事也震动了整个京城,随着一个个案子破获,两大办案机构将案情张帖出来,许多老百姓与商人开始叫好。百姓去年在这些人的主导下,吃够了苦头。而其他商人,除了少数官员的商人外,其余也是愤恨。特别是在海外,一开始前去的海客都是苦哈哈的,想发大财的商人,但后来获利了,这些世家大户开始派出人手前去。有的直接就对其他商人的海外财产接收。霸道无比。这还算好的,象左家的直接杀人灭口。而且因为在几万里路的海外,打官司都没有办法打。
到了晚上,终于有许多人害怕起来,招供的招供,请罪的请罪。同样石坚在主持此事,对于主动招供请罪的人,除了罪大恶极的外,确实从轻处理,那些官员也只是贬职。到了第二天,就开始致仕,不服不行,禁军上前将官帽一下,官服儿一扒,其实将这一身皮一扒也什么都不是。然后扫地出门,你该到哪儿就到哪儿,朝廷不再管你们了,这个财产与府邸也全没收了,至于你们会不会饿死,那个管你。或者有胆量就去投靠天理教,恐怕就是邪教都不会要这班蚀虫。
三司六部(准确来说,这时是五司,这也在不断变动,有点乱),还有书枢所有官员开始行动起来。要忙了,每一个官员下来,都要立即任命新的官员顶替他的职务。这么多官,也不可能让皇上一一选出,还有各地涉案的官员,同样也要拿掉乌纱帽。不怕你造反,也没有那个胆量,听候朝廷发落还有一条命,如果不听,投靠天理教只有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