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胡音(2 / 7)
曙同样也精于政事,特别是治理四川时,时人比作名臣张咏,说前张后王。可是作为宰臣,还是才略不足。什么叫宰臣,就是有大局观,品德好,总领天下大政,不一定你亲自动手去做。但你心中得有一个数,用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国家如何发展。所以张士逊在到地方上如鱼得水,可一进书枢就瞪眼睛,也就是这样原因。
再说在邢州的张士逊,以石坚意思还是让他到地方上得了,盛度政事不错,虽然与石坚不对头,可急燥心胸小,也不是作为宰臣的好对象。至于在四川的夏竦,得,你最好别回来,就再有本事,你一回来,这朝廷也让你闹得乌烟瘴气。
其实在石坚心目中有三个最好的人选。一是吕夷简,虽然心胸小,可政事上来说,就是石坚也未必比他拿手,只是石坚眼界更高,这一点吕夷简拍马也赶不上。还有石坚也能容人,只要你不坏国家大事,咱们公是公,私归私。然后是范仲淹,宋朝士大夫的楷模,与后来的文天祥,都是神一样的人物。为什么是神,凡人就根本没有他们那种品性。可是操之急,眼睛太远。最后一个就是王曾,虽然他才干比不上前二人,可总管大局,比前二人做得都好。因此在石坚心目中最理想的模式是王曾为首相,范与吕为亚相,然后再来个李迪为枢密院使。但也不能把顺序弄错了,那么大宋这条船在十年之内,那航行得比什么都稳。可现在李迪不能用,也不敢用,其作三人全让刘娥下放了。实行上在历史上这几个人也有几次两个或者三个出现在书枢,其中最协调的时候,就是王曾为相时。可到吕夷简为首相时,就开始不容于别人了。
他在胡思乱想,也只是想。虽然他真想将这几个人拢在一起。可你也别把刘娥的话当真,什么伊霍之权。伊尹霍光权利之盛时,皇帝靠边站。现在石坚敢这样做?最起码遇到刘娥不解或者反对时,他还要耐心地解释,独断独行,估计三个月不到,与范仲淹一样下放得了。
今天晚上,毕竟是朝中的大佬全部来了,石府上也准备了丰盛的晚餐。这也对石坚而言,比起现在宋朝某些大臣来说,也不算什么。
吃过了饭,石坚开始办正事。让这几个大佬感到庆幸的是,石坚并没有责备,只是细心地问,然后细心地听。一边听一边思考。别以为这样轻松,石坚问的问题很有深度。幸好这几个人除了范雍经常被问得脸红脖子粗外,其他人都准备得很细致。
问题不少,可归根到底还是钱,另外还有各地的叛乱。没有了钱,难民无法安置,士兵士气无法振作,官员就会因为生活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