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和鼓宰相(6 / 7)
他想要逃?然后想到刚刚自己与齐耿的谈话,然后立即打着灯笼在这几个房间里面查看,一下子就发现了石达龙留下的暖壶。
当时她还没有想是谁没有事做,跑到她床下边听床,但明白一件事,那就是自己与齐耿讲的话,全让这个人听到了。所以他才后怕,不要命地逃出去。如果他把官府引来,那自己不要说大业了,马上就要抓起来。
于是立即撤退,乘着江宁府还没有关上城门时,逃出江宁府,并命人追上齐耿,将这个消息通知他,叫他立即兵变,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抓不到人,也不能证明石达龙说的是对的,还是错的,但张士逊不敢大意,立即写了奏折,向京城用八百里加急汇报。同时将江宁府城门关闭,在城中搜捕,可这有什么用?难道那些天理教的人在脸上写着字,告诉他们我是天理教的人?
官兵将江宁府闹得鸡飞蛋打,结果一个邪教的人都没有找出。
石坚后来叹息,虽然石达龙与张士逊都有很大的功劳,但他们都没有做好。石达龙不说了,他当时吓坏了,如果不是躲藏,而是选择想办法连夜通知官府,或随便在街上找到巡逻的官兵,就有可能将李织抓个正着。而张士逊当时不是慌忙,而是立即通知宣州的各级官员,特别是通判本身就有对齐耿的监督权,就是齐耿赶回去,做乱也不会那么快速得逞。还有江宁府外驻扎着许多禁军,以及厢兵,立即对他们进行换防,那么后来的事情也会轻微。
结果到了傍晚,城中秩序大乱,也没有结果。这时候张士逊除了急忙通知朝廷外,还有一件事做对了,他将城门关上,不然大量叛党混进城中,局面才真正无法挽回。
不过城中乱归乱,一是张士逊名声好,老百很爱戴,二是听到邪教想要谋反,因此很配合。没有人有怨言。这时候也正值隆冬,天黑得早,闹哄哄地一天就结束了。
城外有人更急。那就是齐耿与李织。齐耿几乎马不停蹄地往宣城赶,如果张士逊醒悟过来,就是在路上拦不到他,通知了宣州各地官员,他造反的难度也会增加。甚至可能失败。
当然李织更急,这一次就如萧小一所说,她几乎将天理教所有的人都带了过来,分散在各个参加天理教的大户人家与产业里,特别是王林那个铁矿,里面藏着两万多经过训练的土著人战士。还有驻扎在江宁郊外的禁军,也早让她钻得千疮百孔,等待随时发作,一举拿下江宁城。
这回好了,一个偶然的失误,让她前功尽弃。这还是张士逊现在自己也慌了手脚,否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