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老子很累(3 / 8)
,后来也把他调到大洋岛来磨练了。因为他比石坚还小一岁,所以仁宗怕石坚不放心,特地写了一封推荐信,说父亲唐拱卒于漳州任上,州人知其贫困,集资相助,唐介虽年幼,却明大义,谢绝不取。当然他只是一个进士,却惊动了皇上,这也是他与石坚身世有点差不多,使仁宗起了怜爱之心。看到这封信后,包拯不敢怠慢,虽然朝廷没有明确唐介能做什么,包拯还是让他做了威州的司理参军,也就是掌管着威州大小掌讼狱勘鞫之事。
“这个职务好啊。”石坚叹道。小唐同志审案子也很有一手的。
包拯和余靖两个还忐忑不安地看着石坚,不管怎么说,这个唐介岁数也太小了,虽然石坚喜欢知人善用,提拨了许多年青人。他们心里还是有点不安,怕石坚评批他们给了唐介太高的权利。一听石坚这样说,他们才松了一口气。
包拯在狐疑,难道石大人也象听说过自己一样听说过这个唐介的为人?
那当然听说过,这个唐介直声动天下,并不亚于后来的包拯。不过现在他比包拯更默默无闻,好歹包拯还有石坚手写的一副对联。但还有一个人记住了,韩亿,这个人石坚一走,自己也得慎重用他,可是连石大人都喜上眉梢的人。还别说,现在的石坚真的影响到许多人,连韩亿也不例外。不看到,石大人才走多长时间,朝廷就乱成这种样子。如果石大人在,会有这些事情发生吗?
石坚抓抓头发,也不生气了,就凭这两个人,也不能怪朝廷乱安排人手过来。于是再往下看。咦!他终于不顾众人怀疑,大笑起来。众人都伸长头去看卷宗上是什么人。
一看,更是一个小年青,吴奎,这个人比石坚还要小两岁。可很了不起,十八岁就考中了进士,但因为岁数太小了,连朝廷也不知道怎么安排。现在好,石坚不是喜欢小青年吗,也把他打发来了,现在维州做一个教授。这也太屈才了吧。连韩亿也这样认为,至少连石坚都会发出大笑的人,怎么只有当一个教授?再说吧,他又记在心上了。看到他们,石坚都想问那个赵抃到哪里去了,这个人如果来到大洋岛,宋仁宗手上四大诤臣就全齐了。这不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吗。能让他凑齐三个就很不错了。
再往下看,石坚看到一个人,张方平,这天下同名同姓的人多了,连他也没有想到这个人也来到大洋岛。这时候余靖忐忑不安地说道:“这个人虽然没有功名,可是宋大人与蔡大人写了书信,亲自推荐。”
说着他把宋绶与蔡齐写的推荐信拿来,他们说这个人别看是一个布衣,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