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耳语(2 / 6)
许多地方种植棉花,造成粮食紧张。
对于禁军的事石坚也很好理解。他就是说在前世,也知道并不是水浒里所说的京城八十万禁军。京城附近也从来没有过八十万,最高峰时有过三四十万就已经很多了。禁军实际上分散在全国各地。说明了,就是正规军队,接下来就是厢军,还有乡兵,以及蕃兵。这次这三千禁兵就是骁骏军中抽来的(本寿州咸圣军,咸平三年改。指挥一)。
实际上石坚对禁军倒是很赞成的,毕竟这时候四周强敌虎视眈眈,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行的。可对厢军,自从他一弩射出后,他的映像就没有好过,如果现在刘娥对他很信任,他都有可能提议,对厢兵进行改革,将他们改兵归流,化为工人农民得了。不过他对乡兵还是很赞成的,这种兵制与后世的民兵相像,对朝廷的开支不大,还为朝廷提供了一支强大的预备军,何乐而不为?对于蕃军更是双手赞成,一是他们身体强悍,二是能加速民族融合。
对于吴然,石坚一直抱着很深的歉意,如果不是自己要他去完成任务,他怎能变成现在男不男女不女的样子。因此他很耐心地倾听。这让小杨公公松了一口气。别看现在他带了三千禁军,可能够将石坚带回去吗?你看,就这一会儿,涌来了多少和州的百姓,并且还在涌来。如果发生了一个误会,小杨公公都担心这些老百姓比天理教都有可能提前来个暴动。
而吴然也不是小杨公公,他一会儿就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解释清楚。赵堇她们这才松了一口气。
石坚却苦笑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对他这一句话,小杨公公与吴然可不敢接,这明显是在说刘娥。石坚说不打紧,如果他们说让刘娥知道了,还不立即将自己处死。
石坚又说道:“况且我也不是一个不知轻重的人。”
然后他才来到百姓面前,向百姓解释道,这是朝廷在召本官回去,这些士兵是前来保护本官,千万不要误会。这才让百姓散去。也让那个指挥抹了一下头上的冷汗,刚才这些百姓很危胁。有些百姓直接推着士兵手上的兵器,嚣张地说:“来啊,往我这儿砍,只要你们对石大人不利,就从我身体上过。”
这些禁兵也只有一步步后退,将圈子越缩越紧,以此面对老百姓的挑衅。不过和州人是气啊,石大人这都是几上几下了,而且立下这么大功,可到了朝中连朝堂都没有进去,又下放到了和州。
不过石坚也在庆幸,这时候还带得及。至少这次回京,赵蓉生了一个半吨,怎么着,也要让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