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前夕。伐交(5 / 6)
事程琳,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举朝震动。但出使平忠常却是最好的人选。他带了几船武器,并为平忠常出谋划策。平忠常大喜过望,表示愿世代忠于宋朝,永远称臣。郑戬也说了一些安抚的话。至于称不称臣郑戬并不在意,他只是希望你与日本天皇打得越久才越好。
可是另一路却不是很好,另一路使者是公开出使的,由直史馆、判三司理欠凭由司,孔夫子四十五子孙,著名直臣孔道辅出使。这也就是刘娥认为的石坚一派。刘娥曾问他,石坚作为多与孔圣人不符,卿何为之辨?
孔道辅从容答道,臣身在朝野,钻研经义,或与石经略辨上一辨,但在朝廷,当以朝廷为重而,非敢于私而诬其忠义。
他这一次也见到了才二十二岁的后一条天皇,更见到了日本此时真正的掌权者藤原道长的长子日本关白藤原赖通。孔道辅责问他们为什么残害宋朝的海客时,藤原赖通说道,我日本有何能力在海上与宋朝海客为敌。天朝抢我国海船,杀我国海商,现在反而欲盖弥彰。自此后,我日本不再向天朝称臣。
这一次日本可气火了,他们海客遭受的损失最重,其中重中之重就是藤原家族。
孔道辅见硬的不行,就来软的,说道只要日本向大宋陪罪,大宋不但愿谅日本这次行为,而且让他们与宋朝海客协商,以后共同组成联队,并且还可以接纳三百学生到宋朝学习文化。
当然这一条抛出后,如果孔道辅能早一点到达日本,还是很有诱惑力的。但这时日本已经与天理教搭成了协议,而且得到更大的好处,并且这次藤原家族损失这么大,藤原赖通也没有办法向家族人交待。
藤原赖通说道,对于宋朝这次行为,我们日本也不相信了。以后我们是井水不犯河水,互相不会再有来往。你就不要再说了,否则我马上连你也留在日本。
孔道辅无奈,只好回到宋朝。
不过刘娥也没有灰心。因为这一次契丹却传来更好的消息。一是石坚用的反间计还在起作用,辽兴宗回到朝中,在与他弟弟发生冷战,而且耶律重元自他哥哥出征后,渐渐也掌握了一部分政权,辽兴宗也不敢冒然动手。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许就象辽兴宗与他母后冷战一样,他无暇征伐宋朝了吧。
还有一点,这次出使的使者中职位最低的使者苏仕国,却取得了最大的成果。他深入野蛮之地,历尽艰辛,终于与生女真取得联系。而且还找到了石坚指定的人选,石显与蒲虎还有拨乙门。
其实对于生女真历史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