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处置(1 / 6)
既然石坚将这两个少年拨到如此的高度,梅道嘉也慎重起来。要知道现在石坚对宋朝贡献有多大,况且两个少年。如果这两个人有石坚的品性,大宋会更加繁荣昌盛。但如果变成王莽之流,那么对宋朝的危害可大了。
他小心翼翼地问道:“他们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
这一点很重要,宋朝太大了,人也太多了,如果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和叫什么名字,根本没有办法寻找。不过他另一点担心却与石坚不同。
当然再过二十年后,石坚只要一提起这两个人,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现在他们也许只是一个聪明的少年,根本没有石坚那样妖异。石坚也不知道他们少年时具体的情况。
不过来的时候,他就回想过这两个人少年时的资料。他答道:“一个少年叫司马光。他是陕州夏县人(山西运城)。”
提起这外名字,梅道嘉一拍头,说:“我知道了,他是司马池司马侍制的公子,七岁砸缸救下小伙伴的少年,不错,这个少年很聪明,听说他少年老成,喜欢读书。”
其实司马光出生的时候其父担任光山县知县,所以才给他取名为光。现在他的父亲已经调到了京城担任兵部郎中、天章阁待制,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誉。因此后来司马光保守稳重,也从某种意义上深受他父亲的影响。并且他砸缸的故事现在早就流传开来。但司马池认识石坚,石坚不认识司马池。对于司马光的故事他也不知道,更没有闲功夫听这些八卦。而且现在司马光按照虚岁已十一岁了。
石坚心中叫了一声汗颜,这个少年就在京城,他都不知道。
但他外表还是很沉静,说道:“正是此人。另外还有一个少年,比他小两岁,叫王安石,北宋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父亲做过几任小官,曾为临江判官。这个少年同样也喜欢读书,而且记忆力强。”
王安石梅道嘉就没有听说过了。不过有了石坚提供的线索,也很好找。但他脸上却露出狐疑。他们也只是聪明一点而已,至少现在宋朝聪明的少年多了海去,石坚怎么断定他们以后作为都可以与他杠肩?
他可不知道如果不是石坚的出现,这两个人以后将在宋朝掀起巨大的风浪。象现在虽然也有党争,可是还不那么明显,如宋痒是石坚的大哥,可是与吕夷简交好。庞籍是夏竦的好友,但赞同范仲淹的主张。但从这两个人华丽丽地登上舞台之后,好了,要么投靠王安石,要么投靠司马光。连真正的北宋第一才子苏东坡(还有几年才出世),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