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两个学生(2 / 5)
他们歼灭,也不是他一个人就能掌握的。
当然他现在不管政事了,向刘娥说得也比较委婉,说苏仕国立下大功,而且知书识礼,应当调到京城做一个官员。这样让他在京城里煅练几年,以后又是一个良官。
这点小事,刘娥当然不会拒绝。至于天理教,她也许会生气。毕竟在她看来,现在宋朝国泰民安,乃是千古没有之事,这不是在她脸上抹黑吗?但对天理教的危险性还是嗤之以鼻。
随后刘娥又问了一下西北的事务。毕竟石坚回京,刘娥也担心西北会有闪失。当年西北之地也是属于宋朝所有,或者名义是属于宋朝统治,可就因为没有处理好民族关系,让李继迁最后成势。
石坚答道:“启禀太后,臣离开西北时,具体事务全部交待下去。范大人、种大人他们也是名臣,相信他们会办好的。等到一两年后,龟兹事情已定,只是朝廷派去的大臣不作大的变动,相信也没有大事发生。”
他说这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有些傲然,那意思我制订了方针,朝廷以后不要胡来,还是按照我的民族融合政策去做,那么西北就会没有事情,更没有大规模叛乱发生。只要萧规曹随就行了。
他确实有这说话的资格。现在宋朝文明太超前了,本身对各个少数民族政策就象一块磁铁一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只要朝廷不对他们岐视,他们也不会有异心。并且石坚的融合政策发展下去,最后少数民族越来越少,想翻浪也翻不起来。
这也是必须的,如果一味地让这些民族独立尊重,最后只会有更大的灾难发生,就是说石坚的前世,那些国家的分裂,无不是民族的因素在作怪。在这一点上,石坚同样有着巨大的视野和见识。
第二层意思也淡淡地透露出,我在离开西北时,就算到我会被再次被逼退出朝政,因此而没有话语权,所以将一切都安排妥当才离开的。
确实,相比于真宗来说,刘娥对石坚不是很好。那次老太太被丁谓吓死,与宋真宗也没有关系,当时他也是好心,怕耶律焘蓉不利,谁知道丁谓借机篡改旨意,抄他的家。后来临危时,还让石坚做了中书侍郎,这可是正二品的官职,关健还是实职!这个中书侍郎在宋徽宗政和年间,直接就作为了右相的存在。
但刘娥呢,可好,让他做了参知政事,同样还是正二品。当然如果比较起来,参知政事目前作为副相,在现在比中书侍郎实权要大。但石坚戴了好多顶帽子,太子少傅、参知政事,有从一品还有正二品,可都是虚职。也就是说他功劳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