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大场面之始幽灵船(3 / 5)
抓捕或猎杀。反正这些小岛也不大,只要有几百人或者几千人就能全部搜索完毕。
但随着这些无名基地的增加,更加利于大航海。可以说现在宋朝的海运税务已经接近宋朝的税收的三分之一。并且在海上,宋朝几乎是天下无敌。
猎猎的海风吹来,带来一阵阵凉爽。相比于大宋京城的满天白雪,这里还是很热的天气。
谢明澄看了看海图。他下了一个命令,通过旗语,整个十几大船的船队开始折向北,他们要在新几内亚西侧补充淡水和蔬菜。石坚开始也不是很清楚宋朝的海运情况,通过与江芨的交淡,才知道这时候已经出现了旗语,晚上用灯笼相互联系。但石坚还是要求这些海客将旗语进一步改善,这样发生特发情况时,好相互及时通知。
当然,谢明澄走这条航线还是有一定危险性的,大海翻脸时也是无情的。可相比于到两湾大陆,风险更小,后勤更好补充。况且现在航线也成熟了。最辛苦的是江芨他们第一次航行。那一次因为船队规模大,供给准备得很充分,例如将肉类、水产、蔬菜以盐、酱、醋、酒糟腌制,或烟熏、晒干;将水果曝晒制成果脯,或以蜜、糖渍,或用火焙。因此携带上船的食物,除了盐、酱、茶、酒及饮用水之外,应当包括不易变质的米麦等谷物、豆类,还有加工处理过的果菜、肉类、水产以及醋、蜜、糖等调料。
还有钓鱼,用活水养殖,还特地在船上开出空间,养鸡以及其他的牲畜。还有一些耐贮藏的蔬菜,如瓜类、茄子、萝卜等等。
到了南洋群岛后还迅速地补充椰子、芭蕉、甘蔗、莽吉柿(山竹)、郎扱(冷塞果)、赌尔乌(榴连)、菠萝蜜及酸子(芒果)等水果。然而就是到了后期,船上的供给,特别是淡水还是出现了困难。侥幸他们迅速地到达了两湾大陆。但随着这些天然基地的形成,以及对航道的熟悉,现在这些困难基本上没有了。(勿疑,以上是郑和下西洋时的食物保存方法,郑和下西洋时每次都是两万多人,供给很艰巨,但古人自有古人的智慧,第一卷因为只是略写,没有解释,造成许多书友困惑,这一卷会有许多对海船的描写)
但与江芨不同,那次纯探险性质,而谢明澄的船只则是以装货为主,船只上更大的空间留给了货物,不能携带更多的食物与淡水,他们必须要不断地泊岸补充供给。
下达完命令,谢明澄再一次将望远镜拿起来,看着远方。毕竟他们的船只全部是重载,必须航行一条安全的航道,否则到了岸边一旦触礁,人可以打捞上来,可船与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