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红鸢的要求(2 / 9)
都涔出细汗来。
刘娥这时候也发觉到了海印的异常,她微笑道:“海印大师,无妨,石大人虽然不信鬼神,可是他也不滥杀无辜。你也只是讲解经义,又没有借着神灵装神乱鬼,骗过愚民。石大人不会伤害你的。”
说到这里,她还看向石坚说道:“石大人,你说是么?”
她还真怕石坚听到什么风言风语,以为海印是坏人,将手中的刀子对海印投下。现在她可知道了,石坚所谓的仁,也只是对待一般老实的百姓而言,而对坏人他可没有过滥仁。就是他的瑶慧郡主,两个人感情那么暧昧不清,还是算计了耶律焘蓉一把。
石坚还是微笑,他说道:“当然,臣一直说神道幽远,除非神灵降世,才让臣信奉他。否则臣只要心存正气,想来就是臣不信鬼神,鬼神也不会怪罪臣的。但信佛也好,信道也罢,只要不为非作歹,臣也是双手赞成。但是如果挂着神灵的名义,为非作歹,就是他是佛子,臣也要严惩不怠。”
说到这里,他眼睛转向了海印,一道更浓的杀气一转即逝。就凭他刚才眼中的邪光,也不是一个好人。这些挂着神灵的邪人,比那些普通作恶的坏人为害更大。他已经在心中有了打算,决定好好派人侦察这个海印的底细。
刘娥又是一笑,她说:“放心吧,石大人,海印大师是得道高僧,不会为非作歹的。”
这等于是变向支持海印了,这个和尚心才定了下来,他合了一什,说道:“原来是石施主。贫僧还要多谢石施主一本《西游孝记》将佛教发扬光大。”
石坚说道:“海印,你错了。本官写这本书时岁数还小,全是童年人的幻想。我主要讴歌的是玄奘,也就是世称的三藏法师的进取精神。玄奘,俗名陈袆,落州缑氏县人,兄弟四人,排行最幼。他在十三岁时,随二兄在净土寺出家为僧。然后辗转全国各地,拜师求教,潜心学习。因此史书说他擅声日下,誉满京邑。后来,他从多年的游学中,觉察到各地说法不一,这时恰逢天竺那烂陀寺高僧波颇密多罗来唐译经讲论,于是决心到天竺求法。”
石坚说话,这个海印也不敢插言。相比于海印,石坚名气也大了许多,连宫里的其他人也赶了过来,包括赵祯在内。同时,他也不念什么梵语,近乎故事的讲解,更吸引人些。众人听得津津有味。况且他讲的还是真实的西游记。
“但是当时出国禁例比较严,他的正式陈请没有得到允许。直到贞观三年,因发生灾荒,出国禁令稍松驰下来,于是他乘机西行。从长安出发后,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