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六年后的见面(2 / 5)
路断掉后,都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的影响最大的是宋朝。
现在宋朝在石坚的带动下,渐渐出现历史上英国工业革命后那种产业过剩。也许这些国家人口不多,可是能多一条销路是一条销路。现在宋朝许多官员在石坚的各种理论的推动下,思想意识也开始进步。特别这种商业贸易,可不是出口一万两银子货物就是一万两银子收入那么简单。
比如出口了一万两银子的布匹到了塞尔柱,拉动的不只是纺织业增加了一万两银子收入那么简单。同时还在拉动棉农的收入,各种运输业,还有关税。而这些人增加了收入后,也有了更多的钱消费。继续将其他产业拉动。用石坚说的话,就是多卖出一万银子,有时候会为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拉动十万两收入都不止,只不过这些收入难以统计。
朝廷这些大臣也不是傻子,恰恰相反,他们能在朝中立足,都是人杰。以前没有人提出来,他们想不到,一旦提出后立即就有许多大臣会意。因此,现在朝廷对西夏这条走廓很看重。当然也有一些老儒们,暗下感叹,象这样下去,世间所有人,最后一切都为利往,世风将会日下。
可他们只能感概一下而已。如果一开始石坚冒然这样做,肯定会有许多人反对。但是他不去搞什么变法之类超级难度的动作。相反,他只是一直指导一下别人如何去做,都没有硬要别人怎么做。这一点他借鉴了他前世的国家,让人们自己去搞,从责任田到行商再到私人企业。最后让大家看到好处,纷纷去学,甚至国家都没有推动过什么。
这样一来,那一些较大的势力只会适应这种洪流,而不会象范仲淹的庆历新政与王安石的改革,自己累得半死,最后还落得一个灰头灰脸。
而这种超前的理论,就是连元昊与张元这两个聪明的人都不明白宋朝为什么在乎这条商道。那些小国家能带给宋朝多少收入?况且他们并不只是在赚西域的钱,西域也有货物卖向宋朝。
但是石坚提到,这条商道朝廷也不派人去控制,让西夏自己去设制关卡收税。但从肃州进入西夏后一直到出了西夏,收的关税不能超过货物的百分之二十,贵重货物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
石坚这一招更毒,这样一来,在什么地方收税,收多少税,这种利益的分配,将会引起许多部族的争执。这是肯下下来的,无论在那一个部族范围设置关卡收税,都会为这个部族带来收入。并且还在这百分之二十上划分多少,也是一个争执的东西。最后将引发许多矛盾。
最后一条,就是辽国的俘虏。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