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负荆(4 / 6)
,不但在汉朝,在唐朝也是如此。就是宋朝占领的那些南方地方,也经常有叛乱发生。以赵匡胤的眼光自然看出这也是与民族政策有关,否则他都对少数民族不会提出绥靖政策。可他更看出不可能每一任地方官员都是英明的。所以在他眼里为了虚名,牺牲中原汉人的血汗不值得。不如放弃这些地方。
这也是石坚提出修建道路的目的,可是这个见效很慢,连朝中的王曾他们都没有看出来。到了宋太宗手上,收复了后汉,于是雄心勃勃,不但对李氏下手,也进攻辽国。可在大败时,方才似乎明白自己的哥哥用意。可他杀他哥哥,篡夺皇位行,可战略眼光比起他这个出身低层,还是一个小流氓混混发迹的哥哥差远了。他没有看到赵匡胤长远的一面,反而看到其中最保守的一面。开始闭疆自封。但这和踢足球一样,防过反击是一种不错的踢法,可你也得反击啊。否则光防不反,早迟被人临门一脚射中。
同样,西北的矛盾也多,而且这些族群的人更凶悍,更难治理。同样,除了河套平原还能看上眼外,其他地方,刘娥更是不削一顾。
而且到现在刘娥才发觉,果然打仗不是那么一回事。本来刘娥还指望石坚这次通过变卖俘虏换回上百万贯巨款,将战争的亏空纳下。可是现在西北因为战争的破坏与损伤,石坚大量的重建,已经花了许多金钱,并且通过户部大臣的计算,就是石坚抽调了研发费用和靠卖手榴弹还有各地捐助的款项,西北想要等到九月丰收,还是不够。恐怕石坚手上的钱只有坚持一个月就不错的。这还不算士兵的封赏和抚恤。不知道石坚所说的打仗不要钱,从那儿得出来的结果。
隔着帘子,也猜出刘娥在沉吟,那个使者,立即跟风而上,说道:“我们家大王说过,只要圣太后答应下来,大王可以向朝廷开放马政。”
听到这句话时,刘娥和许多大臣都是一喜。如果西夏能让宋朝看上眼的地方,就是马。河套平原饲养着许多战马。而宋朝最缺乏就是战马,这才不得以改成重步兵。其实只要不是呆子,骑兵比步兵强,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连石坚到了西北第一件事,也是走私西夏的战马。
那个使者又说道:“我们大王为了表示诚意,还答应朝廷这次如果朝廷肯愿谅他的话,等到秋天,大王兵出夹山。将辽国大军吸引过来。到时候朝廷可是兵出幽云,一举收复失土。”
刘娥也知道这次辽国与西夏搞得很疆硬。辽国派了近十万大军在夹山向西夏虎视眈眈。而这一切,似乎都是石坚搞的鬼。同时,这个使者这一句才真正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