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夜战(1 / 6)
朱历看着三个人,一个是马如龙,一个是折继祖,一个是折继世。对于这三个人他可是很尊重。马如龙来历连朱历也不知道,他是接到石坚的信,才与这个人联系的。但他隐隐地听到他为了今天这次行动在辽国西京道白达旦部夹山潜伏了三年多时间。这个夹山紧挨着阴山,南倚黄河,西靠西夏的黑山威德军司。这里因为挨着大河,有许多地方适宜耕作,所以居住着许多人。但因为是辽国与西夏交界的地方,除了契丹人,还有许多党项人,以及蒙古人等民族。后面还有大山倚靠,所以形势错综复杂。当然宋朝对这个地区不可能感兴趣,也没有能力感兴趣,但是这个马如龙却在这个地方一个人生存了三年多时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有坚忍不拨的毅志,还要有强悍的身体,不然在这地方都有可能随时被人杀死。特别是因为契丹人的欺压,党项人岱尔族起兵反抗。辽国也曾派兵镇压,但岱尔族仗着大山和对地理的熟悉,辽兵屡次出兵不能成功。这个地区这几年战争不断。这次行动若没有这个马如龙引导,根本没法完成。
同样,这两支队伍的统领也是石坚指名道姓要求的。他们更不能小视。这不是他们现在有多大本领,而是因为他们的祖先。折家折从阮,云中大族五代名将,从后晋、后汉以来,独据府州,经营西北,那时中央政权软弱,但折从阮勇武过人,少数民族因此不敢进犯陕北,史称“中国赖之”。然后是折德扆,折德愿兄弟,德扆是长子勇猛善战,从阮生前就已经让他实际负责府州军事,担任永安军节度使,自己则担任了四州节度使,时人以父子两代节度使而荣之。有意思的是折德扆把女儿嫁给在北汉为将的杨业,自己却是后周的铁杆,屡次因打北汉为功。其实当时杨业的哥哥杨重勋在麟州也服从北周,说起来,倒是杨业属于有点儿一根筋,跟着北汉一条道跑到黑,直到刘氏灭亡才归顺北周的后身宋朝。
第三代折御勋,折御卿兄弟,这是和杨家最密切的折家将了,是折太君的哥哥,杨六郎的亲舅舅!评书《杨家将》的辽帮大将韩昌,实际没有和杨六郎怎么交手,反而是和折氏兄弟有殊死的血战,特别是老二折御卿。在契丹大将韩德威(评书里韩昌)纠集各族军兵自振武犯边时,折御卿出战,把契丹打得大败,各族兵反水,德威仅以身免。第二年,御卿病重,韩乘机来报仇,御卿抱病出战,《宋史》记载极是感人:御卿力疾出战,德威闻其至,不敢进。会疾甚,其母(就是杨老令公的岳母)密遣人召归,御卿曰: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