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7章 好高(4 / 5)
是生产肥皂、洗衣粉之类的生活用品,也许利润不高,但销量大,又属于消耗品。反过来钱还可能比玻璃赚得更多。如果有本事开采出石油,炼出化工品,那国家真不愁钱用了。可那样东西不经过反复试验,特别是石油,现在简直是天方异谭。
他摊了摊手,表示无能为力,现在还是安心把船造好。
可他望着寇准李迪他们那种幽怨的神情,不住地摇头,心想你们有点风度好不好?好歹是当今的宰相级别人物。
后来一个多月,他跑遍了开封附近所有的炼钢厂。他发现情形远比他所想像的好。如坩埚,现在技术已经很发达,还有鼓风设备,他看到宋朝已经在利用水力生产的鼓风机在吹风,风力还不小。让他再一次感概老祖宗的智慧,可惜历代当政者太不重视这些工匠,使他们地位低下,否则那来有后来的耻辱。当然缺点也不少。比如高炉不够高,不是耐火砖的问题,现在宋朝耐火砖他看了一下,质量已算不错的,是因为没有水泥,用石灰彻的,不敢彻高。还有煤焦化也有了,也没有他的正确,同时焦化过程中排出的优质煤气没有利用。再有一个问题就是钢水出炉时去碳工艺落后,有时候遇到好的矿石才能出好钢。这时为了使钢铁质量好,还在采用原始的粹炼,一般刀剑十炼,二十炼,三十炼。五十炼那就是宝刀了,至于百炼的武器更是了不得。普通百姓家中也用不起。
他看到让他乐观的一面,也看到问题的一面。这事不能急。钢铁是国家的根本,不但在武器上,马上自己新船的蒸汽机,简易车床等等都需要。他想了想,还是先解决高炉吧。
解决高炉就要水泥。如果不是石坚来到这个朝代,水泥要到1756年英国工程师史密顿为修灯塔无意中发现的。后来1824年,亚斯普丁在反复试验的基础上,总结出石灰、黏土、矿渣造出的水泥才是真正的水泥,后世也基本上采取这个配方。配方石坚也知道,但比例他就不清楚了,同样各个地方矿产物质成分也是不一样。
于是石坚又经过了一个多月的试验,才造出接近标准的水泥。他试验了一下,相当于后世的四百号国标,看来想达到五百号甚至八百号他是没有这个能力了。于是他向真宗开始请求选一个地方作出为新钢厂的所在。现在真宗已经看到好处了,从石坚开始埋头苦干时,他就派士兵包围他试验的地方,参加地工人也是,工薪可以很高,但必须签定保密条例,一旦泄露就是死罪。就这样石坚自己也不放心,他知道好钢对现在的宋朝是多么地重要,玻璃只是一笔钱财,而好钢可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