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八章 迎宾之议(2 / 6)
不惜打仗的话,日后的历代君王谁敢提和亲的事情。父皇是不会答应这家事情的。魏王是在错误的时间内,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书看多了,有时候也是不好的。”那岑清影和王娟二人闻言默不作声,这两个人一个乃是首辅之女,智珠在握;一个乃是世家之后,心机深沉,都是聪慧绝伦之辈,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两个女子并不知道应该怎样去做一个皇帝,皇帝心中又会是怎么想的。
以前的卢承烈也许也不会知道,可是监国之后就不一样了,两人所站的高度不一样,所以看待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若非是监国,卢承烈对卢照辞的某些坚持也是不理解的。但是现在他却是明白了,自己的父皇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给大唐的后世君王做一个表率,建立祖制。
不要小瞧了这个祖制。历朝历代,就因为这个祖制,不知道改变了多少的东西。保守派、改革派是怎么来的,就是因为一个是坚持祖制,一个坚持改革的缘故。卢照辞如今是天子,若干年后,他的话就是祖制了。他这个时候的坚持,日后就是历代帝王必须坚持的东西。这就是祖制了。
“听说这次吐蕃大使禄东赞他们已经到了凤州了?”岑清影忽然轻轻的说道:“还在凤州休息了一天。还说凤州的景色不错。”
“他哪里是休息啊他是在等西南五个部落的使者而已。”卢承烈冷笑道:“还准备借着西南五部的实力来威胁大唐,真是可笑。”
“这也就是说明,吐蕃也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啊否则的话,也不用等待这些人了。”岑清影认真的分析道:“固然他们要打探一下朝廷的虚实,看看这个时候发动战争有没有胜算。直接进入长安就是了,也就不用等待了。他这一等待不但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反而会暴露自己心中的胆怯。”
“清影说的极是,禄东赞是松赞干布身边的得力大臣,松赞干布平定吐蕃诸族,禄东赞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因为如此,他才会奉命来到了大唐。”卢承烈送面前书案中抽出一张来,说道:“传闻此人机智敏学,好读中原儒家经典,是吐蕃难得一见的人才,据锦衣卫传来的情报说,此人还能做出一手的好诗来,其才学就是中原的一般士子都比不上他。”
“就算是如此,不照样弄出了破绽来了吗?”王娟不屑的说道:“中原文明博大精深,太子殿下更是英明睿智,岂会为禄东赞的一些阴谋诡计所干扰。”言语之中不乏吹捧之气,让卢承烈听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倒是面前的岑清影若有所思的望着王娟一眼,低着头不再说话了,而是认真的整理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