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识人之明无过于朕(3 / 6)
个贱民出身的人,也知道什么叫做军国大事不成?这背后若是没有高明之人指点,他如何能说出那番话来?”
“崔大人,有些话不是捡起来就能说的。”走在前面的岑文本忽然转头冷哼道。谦和的脸孔上说不出的愤怒,双目中寒光闪烁,冷冷的望着崔仁师,显然对崔仁师的一番话感到很是愤怒。到底是当过多年的首辅,气势威严,不是崔仁师能够比的上的,只见他嘴巴动了动,却是低下脑袋来。这有些话确实不是捡起来就能说的。李靖乃是朝廷的大将军,深受卢照辞信任,这个时候说李靖谋反,简直就是在打卢照辞的脸。这种责任可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的。就是崔仁师也是不行的。
只可惜的是。此事关系甚大,已经牵扯到各个当面了。大唐内部虽然歌舞升平,但是外面并不安稳,更何况,卢照辞这个皇帝很是年轻,年轻代表着什么,代表着欲望、代表着进取。任何一个君王都是希望着建功立业,能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前朝皇帝能做的事情,他都要能做到,看看今日的突厥。明日的西域,甚至高句丽、新罗等等都将是大唐战旗所指的地方。有了战争,就代表着军功,有了军功就是土地,就是官位,就是荣华富贵,这上上下下,也不知道牵扯到多少人的神经。那些大地主小地主们,靠什么来获得土地,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军功,有了府兵,只是自备武器粮草就能随军出发,想象家中的少年郎在下人奴仆的保护下,冲锋陷阵,这种军功基本上是没有多少危险的,就能捞到手的。但是如今要将府兵转为常备军,那不但是代表着辛苦,代表着死亡,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地主阶级所能立下的军功就少了,名正言顺获取土地的机会也少了。那些世家大族们想要获取军功、土地的难度也增加了不少。这才是崔仁师着急反对的原因。
“常备军的出现就容易出现将军专兵,长此以往,兵为将所用,而不为朝廷所有,这是相当危险地。一旦将领有了反心,朝廷辛苦训练的精兵就会为他人所用。陛下此举太是有失去考虑了。”房玄龄在一边皱了皱眉头,一边想着什么办法来劝说卢照辞取消这道圣旨。
“陛下啊,陛下,这下该如何是好?”岑文本脸上现出一丝忧愁来,他作为首辅多年,跟随卢照辞也是最久的人物,自然明白卢照辞的心思,卢照辞是天子,而他是首辅,是执行卢照辞心中所想的。但是有的时候,天子所想也都不一定能实现的。作为首辅不但要为自己的地位负责任,更要为整个帝国江山负责任。
“列为大人。陛下已经在西风亭等候多时了。”众人刚进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