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九章 “幽会”(7 / 8)
梁?”
永庆一呆。
杨浩又问:“臣见了魏王千岁,告诉他皇帝驾崩,弑君者乃官家胞弟晋王千岁,魏王殿下就一定会相信为臣?”
永庆吃吃地道:“这……这个倒是好办,皇兄识得我的笔迹……”
杨浩不接她的话碴儿,再问:“魏王千岁纵是相信了为臣,可那时晋王千岁已然登基称帝,魏王从未领过兵,在军中并无威望,他要统兵回师,讨伐新君,军中众将、十万禁军,就一定会追随魏王么?”
永庆又是一呆,结结巴巴地问道:“杨……杨大人,那……那你说该怎生是好?”
杨浩摇了摇头,默然不语。
木已成舟,一个是随赵匡胤打天下,又做了十年开封府尹,早就着意结交文武百官,势力盘根错节的晋王,一个是初出茅庐、根基几等于无的毛头小子,再加上赵光义马上就要称帝,而皇长子连皇储的身份都没有,白痴都知道会选择谁,瞎子都知道他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他的头摇了三下,永庆公主的脸颊已苍白如纸,离那箱口也远了些。杨浩却突地眼前一亮,陡然想起一件事来,一下子连心都跳得快了起来。
他思索片刻,缓缓说道:“臣……有办法把消息传递给魏王千岁,至于魏王能否调动三军讨伐贰臣,臣却没有把握。”
永庆公主激动之下,忘形地抓住了他放在洞口的手:“那就成,那就成,你说,要怎么做?”
杨浩轻轻抽回手,目光闪动,徐徐说道:“臣的意思,当稳妥行事,先探明三军意志,若三军拥戴,愿随魏王挥师讨逆,那就不妨拼上一拼,若三军不肯事魏王,那么……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事机没有泄露,公主和娘娘、魏王等也不致有杀身之祸,可以暂时隐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永庆公主忙不迭地道:“大人所思所虑,自然比永庆周详。还请大人教我,永庆该怎么做?”
杨浩缓缓道:“公主……须答应臣三件事。”
永庆公主急道:“你说,你说,漫说三件事,就是一万件事,我也答应你。”
杨浩道:“第一,要请皇后娘娘拟一封讨逆檄文,这一封檄文,非只言与魏王一人的,乃是号召全国军民讨伐叛逆,须用皇后玺印,方可为证,取信天下。”
“这个使得,娘娘与爹爹恩义深重,恨不得随爹爹而去,只为顾虑我兄妹安危,她才忍辱负重,隐忍不发,大人若肯相助,娘娘一定会应允的。”
“第二件事,还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