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力挽狂澜(2 / 4)
是蚍蜉撼大树无能为的,但若投向太傅一党,以陈操之往日和今日展现的谋略和胆气,实在不容小视,陈操之来邺都短短半月就博得清河公主的垂青,昨夜又去上庸王府拜访,这一切都是为今日造势,此人心机实在是可惊可怖!
慕容恪眯目沉思,忽然一笑,说道:“陈洗马之才不下于王景略,所以即便你不能为本王所用,也不能让你回江东与我大燕为敌。”
慕容恪这样说已经是相当恶劣了,陈操之并不动气,说道:“太宰方才说在下屈于门第不显,在江东总是难以得志,并说王猛若回江东也决无今日在秦国的地位,所以说太宰就是让操之归国又有何妨,江东有多少才智之士因门第而屈居下潦,岂操之一人!操之不过一清谈玄辩之士,文不能执政,武不能掌兵,又如何能与大燕为敌?”
慕容恪无言以对,举杯道:“且先饮酒,待我好生思谋再作决断。”
陈操之也就不再提归国之事,筵席散,归冰井台,冉盛、沈赤黔、苏骐迎出来,齐声问慕容恪是否被说服?
陈操之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已尽力,至于能否顺利归国,那要看天意——”
沈赤黔、苏骐闻言顿时心里凉了半截,却见陈操之又含笑道:“慕容恪为人沉毅大度,甚少意气用事,我料他会作出正确选择。”
此后两日,陈操之闭门不出,静候慕容恪的答复,冉盛等人都有坐卧不安之感,陈操之却是在抄书,这是他闲时的嗜好,一是练字、二是练心、三是传抄书籍——
第三日一早,慕容恪派王府长史来请陈操之赴宫城太武殿觐见燕国皇帝慕容暐,陈操之自入邺都,虽与王公贵族颇多往来,但皇帝慕容暐却未正式予以接见,那就是没有把陈操之当作使臣看待,今日却传旨接见,这是好消息,陈操之可以归国了。
在太武殿外,陈操之看到了袁宏袁彦道,胸口碎大石,心中笃定,这时不便交谈,微笑而已。
慕容暐这次以隆重国礼接见陈操之与袁宏,尚书令阳骛宣读慕容暐旨意,无非是燕、晋两国和好,以现有疆域为界,互不侵犯,更派遣侍中皇甫真作为燕国使臣随陈操之、袁宏赴江东,共议两国和好之事。
上庸王慕容暐一言不发,陈操之留与不留他并不十分在意,毕竟留下陈操之也不见得能为他所用,他只是对慕容恪突然改变主意感到奇怪,难道是因为太后要把清乐公主下嫁陈操之、慕容恪担心控制不了陈操之而干脆送其回国吗?
当日午后,慕容恪在太原王府设宴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