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陆纳许婚(2 / 4)
眼看着这些狂热的清谈名士,心道:“这些人倒真是有朝闻道夕死可也的劲头。”跪坐旁听了一会,虽然玄理颇有可观,但往往过于纠缠,不像是义理探讨,倒像是意气之争。
会稽王司马昱见陈操之一言不发,便道:“操之是年轻一辈玄谈第一人。请操之就天地私心议论一番。”
陈操之向司马昱一躬身,说道:“诸贤高论,此理穷尽矣,操之不敢复论。”
司马昱见陈操之当日辩惊四座,今日却默然无语,想必是有心事,当即麈尾一摆,请在座诸公继续清谈,他回到书房,然后请陈操之来相见。
这是陈操之第二次到会稽王司马昱的书房,依旧是沉香铜炉、素纨帷幄,司马昱也依旧是麈尾在手、风神萧散的样子。
司马昱问了陈操之此次回建康之意,又问陈操之在西府情况,陈操之一一作答。
司马昱沉默了一会,忽问:“传闻桓郡公要上疏撤并侨州、大阅户人,不知确否?”
陈操之道:“郗嘉宾此次领桓郡公便宜七事疏奏与我一道入都,想必明日就会呈到大司徒案前。”
司马昱问:“何为便宜七事?”
陈操之道:“其一,江左朋党雷同,清议扬沸,宜抑制浮夸,杜绝争竞,莫使能植;其二,户口凋寡,不当汉之一郡,而官吏台制冗余,人浮于事,宜并官省职,令各尽其职;其三,机务不可停废。常行文案宜为限日;其四,宜明长幼之体,奖忠公之吏;其五,褒贬赏罚,宜允其实;其六,宜述遵前典,敦明学业、其七,大户私藏流民,无有土著,国家赋税流失,劳役缺人,宜大阅户人,实行土断,严明法禁,不容藏私。”
司马昱听罢陈操之所言便宜七事,瞑目沉思,半晌方道:“前六事推行不难,只是这土断之事,不知桓郡公以何为本?”
东晋此前进行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土断,分别是晋元帝太兴四年由丞相王导主持的土断,这次土断定下了侨州、郡制度和给客制度,侨州、侨郡是为了安置南渡的流民,而给客制度也就是荫户制度。规定官品第一、第二佃客不能超过四十户、第三品三十五户,以此递减,但越到后来,世家大族占有的佃客越多,何止四十户,十倍百倍不止,钱唐陈氏只是次等士族,也占有了四十荫户,当然,这是依官品来定的,家族中作品官者越多。给客也就越多,而且官员死后,这荫户也不收回,世代积累,自然庞大——
第二次大规模土断是晋成帝咸和二年庾亮主持的土断,这次土断主要是新编户籍、度田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