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两军交战讲什么仁义道德(2 / 4)
当着皇帝的面唱反调。
田可馨应该就算是不多的经常跟张瑄提不同意见的人中的代表。当然,这同样也意味着田可馨见解独特,有着自己个性鲜明的判断力。
张瑄一怔,沉吟起来。
他觉得田可馨的话很有道理,虽然他不认为拿下吐火罗就会闹出大乱子,但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既然可出兵也可不出兵,就不如不出兵。
一念及此,他朗声一笑,“可馨所言极是,倒是朕考虑不周了。就依你之言,暂时把吐火罗的事情放一放,咱们集中精力应战大食,力求一战定鼎,解决所有问题。”
……
……
皇帝的圣旨发往安西和吐蕃两道。
其实就算是张瑄不曾下诏,吐蕃两道的杨涟也已经做好了应对大食兵马偷袭的各项准备。杨涟在吐蕃可没有闲着,他随时关注着前方战事的情况,同时他了解皇帝的战略意图,与大食人一战之后,西征的最后一个对象就是吐火罗。所以他引军两万坐镇大小勃律,只要皇帝诏命一下,他便会率军杀入吐火罗,再立不朽战功。
大小勃律已经与吐蕃两道连为一体,成为平康道的一州两县。
杨涟在大小勃律屯兵备战,突然得到探马来报,有一路大食兵马进入吐火罗,似有侵袭安西的迹象。但杨涟却敏感地意识到,恐怕大食人的真正对象不是安西的封常清而是他杨涟坐镇的大小勃律乃至大小勃律后面的吐蕃两道。
皇帝将他放在了吐蕃两道,责任重大。若是让大食人侵入吐蕃两道,他便是朝廷的罪人了。杨涟不敢怠慢,立即调动兵马,在大小勃律外围修筑戍堡,严阵以待。
而安西的封常清也得到了消息,封常清目前坐镇安西兵力有些捉襟见肘,但考虑到大食入侵的威胁,他还是命部将顾揽率军8000南下于阗,防备大食军马偷袭。
同时急报火寻国的中华西征大营皇帝行辕。
……
……
十月十三日,姗姗来迟的大食主力大军还是抵达火寻国外围一线,距张瑄布置的主战场不足百里了。近20万大食骑兵部队行进声势浩大撼天动地,烟尘弥漫直入云霄,半边天都被染成了黄色。
大食军卒都是狂热的宗教好战分子,无论高层将军还是底层士卒,其实都没有把中华王朝军队放在眼里。在大食人眼里,东方这个帝国几乎就是野蛮落后的代名词,尽管来自东方的丝绸和瓷器茶叶已经成为大食上流社会的热门资源。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