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降张不降唐!(2 / 4)
表示效忠。
颜真卿率他的两万哀兵昼夜奔袭虎牢关。对于颜真卿来说,这是他最后的一次机会,若是再战败,他大概再也无颜苟活于人世间了。
因此,从颜真卿以下,他的将士们都憋足了一股劲,准备与虎牢关叛军殊死一战,一为出路,二为洗血前耻。
张忠志站在虎牢关门楼之上,凝视着尘烟滚滚的颜真卿大军来路,眉头紧皱起来。而站在他身后的一些校尉将佐,脸色也都不太好看。
潼关张瑄已经派出三路大军,同时向整个河南一地发起猛攻,在这种情况下,洛阳的安庆绪很难再有精力和兵力顾及虎牢关。
虽然是一万对两万,但叛军占据天险之利固守虎牢关,问题倒是也不大。但是,张忠志担心的不是一个小小的虎牢关,而是整个河南一地和洛阳的安危。
范阳军马分兵两淮和江南,又有史思明一路先入河东又进陇朔,此刻盘踞在河南一地的范阳军马统共也就是十万人,而张瑄却有十五万人,占据了明显的优势。
而张瑄则是名震天下的军神,战功赫赫,文韬武略盖世超群;而相对于张瑄而言,安庆绪几乎就是一个草包夯货。
因此,很多安禄山的部将都认为安庆绪不是张瑄的对手,河南一地或许守不住太久了。
正因如此,安庆绪登基称帝之后,严庄等人才开始劝谏安庆绪,放弃两淮和江南,退出河南和洛阳,退守范阳,固守经营,自成一国,与大唐朝廷分庭抗礼。
“将军!”张忠志手下的一个郎将抱拳施礼,刚要说什么,却被张忠志挥了挥手,止住了。
“你不要说了,某家心中有数。来人呀,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固守虎牢!”张忠志下达军令之后,马上就走下关楼。
……
……
颜真卿率军抵达虎牢关,略事休整一日后,不计伤亡地堆虎牢关展开了猛攻。
而就在这个时候,郭子仪的两万飞虎军已经顺利拿下了邓州。郭子仪是大唐名将,在军中素有威望,郭子仪的兵马一到,邓州叛军守将薛安贵就弃城而逃,倒是让郭子仪捡了一个便宜。
郭子仪一面进占邓州,一边率军追击薛安贵,歼灭叛军数千人归城,向潼关报捷。
而与此同时,仆固怀恩率两万飞豹军袭扰洛阳外围的李归仁大营,李归仁匆忙应战,但仆固怀恩谨遵张瑄军令,不肯与李归仁正面作战,以袭扰为主。
仆固怀恩袭扰洛阳外围,郭子仪拿下邓州,颜真卿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