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9章 李亨的咆哮(2 / 4)
陈玄礼淡然一笑,“张大人有话但讲无妨,你我之间还谈什么求字?”
“好。陈尚书,张某有一堂兄张同,原为鄯州太守兼鄯州卫兵马指挥使,如今张同从张瑄进军吐蕃,亦立下军功,张某听闻张瑄向朝廷奏报的功臣名单中,也有张同,不知此事可属实?”
陈玄礼点了点头,“不错。张瑄奏请朝廷册封张同为青海右卫大将军,率军一万镇守沙柳河。兵部的公文正在走程式,不久就要下达了。”
张继勇眸光中闪出一丝火热,他压低声音道,“陈尚书,张同为我张家之人,在张瑄手下必受排挤。张某已经修书一封给张同……你我在朝中之所以备受掣肘,关键在于兵权。如今有杨涟分去羽林卫一半兵权,不若将杨涟与张同调换一下,由张同出任京师羽林卫右卫大将军,而杨涟则调任青海……”
陈玄礼一怔,旋即沉吟起来。
张继勇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京师羽林卫一半的兵权掌握在杨涟手里,相当于是杨国忠的一只膀臂,实际上杨涟也与张瑄一个鼻孔出气。如果能将杨涟打发出京,而换成张家的张同,对张家来说是好事,对他陈玄礼而言,也不是坏事。
如果京师的兵权掌握在张陈联盟手里,将来……在朝中,还有谁敢轻捋虎须?
心里这样想,陈玄礼嘴上却为难道,“这……似乎不太容易,张瑄一定会竭力反对,而杨国忠那一关也过不了。”
“陈尚书,张瑄那边绝对没有问题。张同是我张家之人,张瑄肯定不会重用。而那杨涟,早已投靠张瑄,能去青海为将,无论是杨涟还是张瑄,都不会反对。”
“至于杨国忠……”张继勇突然冷冷一笑,“现在的形势也由不得杨国忠了……只要陈尚书出面奏呈,殿下出面,他挡也挡不住。以张某看来,殿下对杨国忠颇有压制之心,杨国忠越是强烈反对,殿下越是会下诏调回张同,将杨涟遣出京师去。”
陈玄礼闻言,默然良久,才微微一笑道,“张大人所言有理,容陈某过了节向殿下上书奏呈吧。”
“陈尚书厚意,张家永不能忘。”张继勇大喜过望,陈玄礼毕竟是兵部尚书,由他出面来建议朝廷对杨涟和张同这种军中大将进行调配,最是正大光明理直气壮不过。只要陈玄礼上书,李亨很有可能允准。
两人相视大笑起来,气氛一时间显得非常融洽。
原本有了裂痕的同盟关系,似乎被瞬间缝合了起来。
张瑄义无反顾地走进了兴庆宫,他挺拔高大的身形在夕阳的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