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 > 第四百零六章 馆职

第四百零六章 馆职(2 / 4)

的,说话温文尔雅,没有想象中的骄气。

“校理,顾名思义,就是校对整理的意思。”

皇城外一家规模颇大的酒楼内,对饮了几杯美酒,一个三十来岁的官员借着酒意,兴致勃勃说道:“修撰负责写文章,经过检讨审定,再到校理校对整理,最后才是校勘誉录,一个流程下来,相对而言,校理的工作最为轻松。”

“所以说,我们才有闲情逸致在外饮酒寻乐。”

“在此要先谢过楚兄弟了。”

觥筹交错之间,立即称兄道弟起来,楚质微笑应和,静心聆听众人的闲聊,渐渐的,才发现所谓的轻松惬意,其实也隐藏着苦中作乐的味道。

校理工作固然容易,但是也说明了很难表现出成绩,毕竟人家修撰写文章署名,检讨审定附名,报上去之后,肯定会给上官留下印象,或许得到皇帝赏识,还不青云直上,至于校对、抄写的官员,又有谁会在意他们。

当然,身为馆阁官员,主要任务除了整理图书外,还要接受皇帝的顾问,与皇帝照面的机会,要比其他机构高上几陪,机会也自然更多,可是,秘阁,史馆、昭文馆,集贤院,翰林院,职为校理的官员,少说也有好几百,更加不用说那些与皇帝形影不离的大臣、学士、待读不知有多少,怎么会轮到他们出头。

最主要的是,文人清贫这话放在校理身上再合适不过了,要知道集贤院本就是清水衙门,根本没有什么油水可挥,固然每年的年俸有三十万钱,逢年过节的还有皇帝恩例赏赐,但汴梁是京城,其消费水平可想而知,孤身为官的还好,问题在于哪个官员不是拖家带口的,一年三百多贯钱,勉强可图温饱。

所以说,馆阁之职,在外人看来清贵恩荣,其实也是很难混的,每年不知道有多少官员以贫求补外的理由,向审官考课院申请迁调,可惜差遣实职本就是僧多粥少,每年能有几个名额就不错了。

同僚们的辛酸,楚质感触其实也不深,毕竟如今身家丰厚的他,早就不把官职俸禄放在眼中了,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也在旁嘘唏不已,说到底还是宋朝国策有问题,可以肆无忌惮的荫补举荐官员,使得朝廷每年都要花费巨额钱财养一帮废物冗员。

呃,好像也把自己骂进去了,楚质摸着鼻尖寻思,顶头挂着几个散官虚职,却是白拿俸禄不干事的,似乎也是属于蛀虫冗员。犹豫不决,如果觉悟够高的,应该主动致仕,免得给国家增加负担,可是好象也不怎么舍得,想想官职又不是荫补得来的,是立功之后,得朝廷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