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说重点(2 / 5)
所以,一些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还不时能听到守门院子大声朗诵:“有客到,四人,其一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其二曰富有余老爷,住元宝街;其三贵无极大人,住大学士牌楼;其四福照临老爷,住五福楼……”
当然,有些地方,绝对不会出现这种讨口彩图吉利的事情,就比如钱塘县衙前面,天色刚泛白就挤满了前来贺岁的宾客,熙熙攘攘,人潮涌动,热闹非常。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好诗,贴切。”
“楚知县新作果然不凡,大气……”
得知楚质未在,前去给太守拜年了,来客并没有失望而归,纷纷选择留下等候,对着悬挂在厅中的诗词大肆评价起来,阿谀奉承之声慷慨激昂,激荡四溢,回音阵阵,唯恐别人听不到似的。
与此同时,知州衙门也是一片喧嚣热闹的景象,然而,只是门外热闹而已,固然是潮如流,车马如龙,但是在范仲淹的严令下,没人敢放行这些来客进去,其实来客们也了解范仲淹的性情,知道这次拜访多半会无功而返,但是来了是心意,不来就是态度问题了。
不过,凡事也有例外的,就好像楚质,在一个衙役的带队下,绕到州衙后门,从后院走廊直接穿行到内宅的书房里,范仲淹安然正坐,手里拿着一册制作精美,隐约散发个淡淡墨香的书籍,聚精会神的默默阅读,似在细细品味,浑然不觉楚质的到来。
不敢打扰,楚质施礼之后,悄然站立一旁,耐心等候着。
只见范仲淹一页一页的翻书细阅,好像已经深深陶醉其中,时间流逝,须臾过了半个小时,才慢慢合上书本,沉吟了片刻,才轻轻抬头,额眉微皱,伸手示意道:“既然来了,就不必拘礼,坐下说话。”
楚质连忙拱了下手,轻巧坐了下来,屁股只占半边椅子,正襟危坐,一脸恭听训示的模样,此行不仅是来向范仲淹拜年,而且还有其他目的,就是为了诗词集的事情,没有通过范仲淹的审核允肯,虽然是自己的书,但是他却不敢随意刊行天下。
“只是初稿而已,为何印制得这么精制。”范仲淹轻手抚着书页,脸上似乎有几分不悦之色,微微皱眉,轻声道:“费了不少钱财吧。”
在范仲淹的指点下,楚质几经删增,终于把自己的诗词集定稿,只等通过范仲淹的敲定审核,就能让印社校对排版印制了出来。
楚质闻言一怔,目光落在诗词集上,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