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章 真改行了(3 / 5)
其中。”初儿不解问道。
“莫要担心。”扣着初儿纤细的嫩指,楚质微笑细数起来:“刻印书社固然遍布天下,可是已成气候的也没有几家,更加不用说那些随时倒闭的私家印社,况且,若是没有绝对的把握,我怎么可能贸然改行。”
末了,楚质还傲然说道:“不是我妄自尊大,只要我们的生意一旦开张,那离东南各路刻印书社倒闭之期不远矣。”
楚质当然是不在吹牛,别的他不敢保证,可是对于印刷产业,那可是他未穿越前的本行职业,就算已经习惯了使用激光照排、电子排版等先进技术,但是对于印刷术的发展却是十分了解的,自然明白雕版印刷之弊。
雕版印刷的确对文化的传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显缺点,刻版费时费工费料,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而且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印量少了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
诸多的弊病制约了印社的发展,成本过高,也使得市面上的书价居高不下,一本纸质普通的论语,没有注释,大概三五十页的量,字体还算清晰可见,就能卖二三百文钱,更加不用说那种纸质上乘,油墨书香的大儒文集书卷,其价格让一些贫寒士子望而生畏。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借书抄书之风盛行的原因,不是这种行为风雅别致,而是人家实在是付不起书钱。
听闻楚质的豪言壮志,初儿好像一点也没有怀疑,水汪汪的大眼睛顾盼生姿,带着无言的崇拜,看得楚质心情一阵舒畅,在其香滑的脸上吻了下,抱起她向外走去,笑道:“本来想过几日再给你个惊喜的,但既然你问起了,那就与你去看下我们的印社。”
“……印社。”初儿有些愕然,一时之间忘记挣扎楚质的怀抱,直到出了院落,这才反应过来,俏脸通红,埋进楚质的胸间不愿抬起。
能在内宅后院出现的仆役侍女,当然是从楚家而来的,就算瞧见这个情形,自然也没人敢胡乱嚼舌,纷纷拧过头去,装成没有看到似的,直到楚质抱着初儿上了轿舆,悠悠从后门走了县衙,他们才恢复常态,各忙其事。
轿厢里的空间很宽敞,布置的也很舒适,下面铺着厚厚的羊绒毡毯,四壁都是以名贵木料刻成的浮雕,不仅是为显华贵,而且结实坚固,毕竟在古代,轿舆不但是交通工具,也是一人地位的象征,做工自然十分讲究,轻易马虎不得。
从县衙出发,大约走了二十来分钟,轿舆停在一间十分宽阔的院落之内,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