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知天命,尽人事(2 / 6)
然加快了西湖沼泽化的进程。
治理整顿的方法的确很简单,无非是疏浚而已,说的往往比做的容易,要疏浚西湖可不是随口一说就能行的,工程十分浩大,还要解决很多实际的难题。
范仲淹自然明白,瞄了眼楚质,立即说道:“楚知县留下,其余人等暂且退下吧。”
不用说,太守肯定是有什么私秘要与楚质商讨,某些人心里很是羡慕嫉妒,不过也不敢违令,纷纷走出书房,知趣的连房门都替他们合上了。
就在这时,范仲淹问道:“钱塘湖石记可曾读过?”
“前几日还在拜读。”楚质说道,白居易这篇文章,记载的事情都与治理西湖有关,而且言之确有道理,他怎么可能错过。
“白公当年欲治西湖,县官多假他词以惑,或曰决放湖水,不利钱唐县官,或云鱼龙无所托,或言茭菱先其利。”范仲淹问道:“他们为何反对,你可知道原因?”
楚质明白范仲淹的意思,当年白居易要治理西湖时,一些官员纷纷找借口不愿意按令行事,现在又要治湖,肯定又有人会表示反对。
“下官清楚太守之忧。”楚质低声道:“杭州官吏、豪绅之田地庄园就在湖边,若是动土施工,必影响其利,以他们的性格,肯定不会答应。”
西湖景色秀美天下,环境条件优越,可是修养身心的好去处,如此得天独厚之地利,官绅地主们怎么可能错过,私人豪宅庄园自然满面西湖各个角落,前些时候,还有人劝说范仲淹也在西湖边上购置膏腴良田,建筑庄园以养老呢,不过以他的秉性,当然毫不犹豫的斥驳回去。
而随着西湖沼泽化进程加快,西湖边缘地带的泥土慢慢浅露出来,那里的土壤极其肥沃,填湖造田的现象自然而然的开始发生,这不仅是某些官绅的行为而已,有些百姓也牵扯其中,这也是导致西湖逐渐减少的原因之一。
可以料到要治理西湖,损害的未必只是官绅利益,有些百姓可能也不答应,所以说不是楚质眼光独到,认识西湖之害,而是有些人明知如此,却为了自身利益而选择视若无睹。
“既然你知道,就应该明白,若是要治湖,必会受到他们的阻挠。”范仲淹淡笑说道:“况且,你可曾考虑,治理三十余里西湖,可不是一朝一夕靠百来个民夫匠役就能完成的,怕要倾全州之力,招集数万工役才勉强可行,工程之浩大,其钱粮又从何而来?”
“这些下官自然也想到了。”楚质知道范仲淹说的十分有道理,毕竟古代技术落后,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