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初儿来了(2 / 5)
如此,几个衙役恍然大悟,那更怠慢不得,脸上堆起了灿烂笑容,热情的迎上去说道:“是自己人啊,大人恰巧不在县衙,各位随我先进内宅……”
不热情不行啊,谁叫人家是知县的自家人,而衙役与知县再熟悉也是外人,哪里比得上自家人亲近,若是怠慢了,人家在知县面前谗言两句,肯定叫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同理,若是美言几句的话,那好处自然也少不了。
哦,听说楚质不在县衙中,仆役们自然有些失望,但是衙役的热情相迎下,众人也没有多想,提着行李跟随而入……
从州衙出来,楚质坐上轿子,闭目轻靠,看似是在养神,其实心里有些嘘唏,接距离接触范仲淹,才发现他身体微恙已愈的传闻并不真,反而更加严重,特别是从他无意间透漏出来的话来看,有股看破一切的意思。
一个和尚看破红尘,自然是件好事,然而忧国忧民的范仲淹如果有这种心态,那说明他对某些事情已经绝望,哀莫大于心死,连一点希望都不留下,怎么能指望他安心养病,早日康复起来。
心病难医,固然忧心范仲淹的状态,但是一时之间,楚质也想不出什么解决的办法,心烦意乱之下,忍不住掀开轿帘,心不在焉的打量街道行人。
经过一个上午的时间,街道上的泥水已经被百姓清除,滩滩水渍也被阳光消融蒸发,行人往来,过各匆匆,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特别是打烊几日后,店铺生意异常红火,上门的顾客差点没把店门槛挤破去,几日的损失好像就在短短半日之内补回,让东主掌柜们笑得嘴巴都合拢不起来了。
忽然见到几个背提着行李包裹,行色匆匆的百姓,楚质心中忽动,开口说道:“转道,城东官仓。”
刚才听闻送匾额的百姓说过,雨停之后,百姓们返乡心切,毕竟寄人篱下的感觉并不好受,况且下了场暴雨,干旱情况肯定大大缓解,说不定农田作物还有成活的机会,他们也知道不太可能,但仍然抱着一线期望,只要有一点点收获,或者就能熬过今年的冬季。
而未等百姓行动,他们就收到州衙的通知,有谁打算返乡的,即刻就能到城东官仓前领取少量米粮路费,若是山长路远的,还提供挑担及独轮车等物。
消息传出,百姓们自然是感激涕零,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赴现场,经过州衙官吏的核验,证明其身份,随后领取米钱等物,或单身孤影,或拖家带口离城而去,要不是还记得楚质援助之恩,他们恐怕连匾额都不送,直接返乡了。
过了不久,楚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