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你怎么在这(3 / 5)
而杭州城内的瓦肆似乎也差不到哪里去,除了勾栏戏台没有那么多外,往来人群川流不息,热闹的场景毫不逊于东京,对此楚质很是欣慰,说明杭州百姓民心稳定,已经有娱乐的心思了。
顺着人潮,楚质一路走马观花的观看着瓦肆内的表演,什么杂技、走索、耍猴之类的演出或许在其他人看来很精彩,却没能让楚质停留片刻,毕竟见识过太多新奇的事物,相对来说,这些表演也算是普通平常而已。
如同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一般,走了两三分钟,觉得没有什么吸引自己的物事,楚质身体随之一转,准备离去,虽说这次微服出行有些公私兼顾的意思,但相对而言,还是公事比较重要,偶尔看看热闹也就罢了,可不能久留,毕竟旱灾未过,要是被人发现堂堂钱塘知县居然出现在城里的娱乐场所,也有些说不过去,而且影响不好。
“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忽然,一个婉转悦耳的声音隐约传入耳中,楚质微微一怔,带着几分好奇,向不远处的勾栏走去。
瓦肆里设置的戏楼称为勾栏,原意为曲折的栏杆,勾栏的建造形制借鉴了当时神庙戏台的一些特点,设立戏台和神楼,但又考虑了对观众的安置建造全封闭的形制,四周围起,上面封顶,演出可以不考虑气候和时令的影响。
勾栏实行的是商业化演出方式,对外售票,在其内部,一面建有表演用的高出地面的戏台,戏台上设有乐床,侧面是从里往外逐层加高的观众席,叫腰棚,其中正对戏台而位置较高的看台又叫神楼,相当于现代的高级雅座,最上等的座位叫青龙头。
楚质不笨,虽然身上有钱,但也不打算坐在耀眼位置让人辨认,掏出几个铜板,递给看门伙计,十分自然的掀帘而入,却见整个腰棚之内的座位已经被占满,还有几人零散的站在旁边,戏台上几个衣着华丽的伎人在表演,百多名观众不时发出阵阵喝彩。
听了几句台词,楚质可以确认,台上表演的正是当初在汴京赴琼林宴时观看过的杂剧,现在女伎人口中唱的那首曲子还是自己当日信手写的,艺术果然是无国界的,这么快就流传到杭州了。
只不过怎么没人付自己版权费,楚质理直气壮的寻思,浑然没有想过,自己“写”了那么多诗词,也没支付过人家半文钱。
身在勾栏之内,眼睛看着戏台上,然而楚质神思恍惚,思绪飘飞,十分怀念在东京时候的逍遥日子,洒脱张扬的好友高士林,面冷心热的弟弟楚珏,还有善解人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