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名不虚传(7 / 8)
疏散密麻,也不知道是谁开口出言的,当然,也有人心知肚明,只是不愿意说破而已。
沈遘眉毛轻皱,扬了下,就要开口为楚质解围,却见他轻轻摆手,起身微笑道:“实在是不好意思,在下不谙舞技,勉强上场只怕会丢人献丑,愿意以诗代舞,以博众人一悦,却不知各位觉得如何?”
废话,谁敢说不啊,沉默了下,众人纷纷附和起来,宴会也恢复了几分热闹气氛,而沈遘吩咐仆役奉笔墨纸砚上来时,也微笑说道:“景纯的诗词文章书法,名闻天下,平日难得一见,各位莫要错过啊。”
什么闻名天下,众人只当沈遘是在说客套话,也没有在意,当然也有个别有心人,一脸的若有所思,楚质……,这名字,感觉有些熟悉啊。
“文通兄谬赞夸奖,各位千万莫要当真。”楚质微笑说道,微微让开半步,让仆役辅好笔墨纸砚。
本来就没有当真,某些人撇嘴暗嘲,安然坐着不动,而大部分人选择上去围观,好歹人家也是本地的父母官,怎么也要给些面子吧。
“知县大人请。”某人殷勤的将沾好墨的上好湖笔呈给楚质,溜须拍马的神态,让某些人深深感到……气愤,怎么让这小子抢先了。
接过湖笔,楚质客气的道谢,挥手扯袖,笔尖悬在半空,主要是有十几天没有动过笔了,要先预热下,等了片刻,众人也不敢出声催促,只是心里有没有想法就难说了。
找到了感觉,楚质也没有耽误,笔走龙蛇,宛转而下,左从至右,一气呵成,二三十息时间,放袖抽笔,退立一旁,仔细观看自己的字,还不错,起码没有退步。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在场的都是缙绅文士,怎么可能不识字,而且文化功底不浅,听人吟诵这诗后,仔细品味,顿时觉得意味深长,立意高远。
这首诗如果放在后世,肯定被说成是在借喻讽刺朝廷,可是现在还没有南宋,在场的众人自然不清楚百多年后发生的事情,哪里看出有什么讽刺的味道,简直是极高的赞美啊,直把杭州作汴州,哇,原来在县官心目中,杭州居然是这个印象,真是……太厚颜无耻了,说谎也不眨眼睛,不过,这话听着怎么这般舒服啊。
在鄙视楚质借诗奉承卖好的同时,在场的所有杭州人士,个个对这首诗深以为然,连连赞叹不已。
“知县大人这首诗,写景写情,情景交融,真是绝世佳作啊。”某个肥头大耳,身穿华丽得近乎俗气,一看就知道是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