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议亲(6 / 6)
推广,折扇也开始以汴梁为中心,慢慢的向周边城市扩散,古代根本没有什么销售渠道之说,而且以作坊现在的实力,开连锁店也不太现实,楚质自然要从实际出发,适当的调整策略,在不放弃汴梁市场的同时,也争取做个折扇供应商。
事实证明楚质的想法没有错,有折扇供应的消息一传出,各路商人顿时蜂拥而来,下的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去,乐得杨震仲与毛革眉开眼笑之余,急忙掇窜楚质再扩建作坊,考虑了几日,见到市场还没有那么快饱和,楚质自然不会反对。
由于财源滚滚,使得楚质忘记在扇面纸上面作文章了,当初选择接手毛村造纸作坊,虽有贪图方便的意思,但是楚质也了解到,在宋朝时候,因为技术条件限制,一些质量上乘的纸张,价格非常昂贵,这种一举两得的事情楚质乐意顺势而为。
原料当然就是满山遍野的竹子,经过楚质的指点,匠师们具体执行,光滑如雪的上好竹纸立即出现在世人面前,是说宋朝也已经有人试过用竹子制纸,可惜不得其法,所造竹纸比较脆弱,质量较差,轻碰便裂,而由于楚质的点拨,使得本应在南宋时技术才成熟的竹纸提前了近两百年出现。
纸作为文房四宝之一,自然格外受到文人士子们的喜爱,而他们在折扇上题诗作画时,也察觉扇面用纸与众不同,不仅书写简易,而且质量也极佳,似乎还有点淡淡清香,自然而然起了购买之心,既然有市场,那见利而为的商人当然要行动起来,纷纷跑到作坊那打听详情,而杨震仲与毛革也不敢拿主意,就托初儿请示楚质应该如何处理。
“能怎样处理,当然是……”就当楚质指点初儿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使得竹纸畅销各地时,院落外突然传来些许动静。
“质儿……”惠夫人柔美的声音传了过来,似乎已经走到院落门前,楚质站了起来,上前两步,却发现家人都走了进来,心中微稍了下,连忙上前见礼道:“大伯、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