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憧憬(2 / 4)
不了其地位低下的事实,在古代的典籍中就表明:“妾,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伉俪也。”也就是说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用,她们只能与丈夫亲昵,却没有资格称夫妻。
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表明同样是与丈夫共枕、为丈夫生育儿女,妾的身份却只不过是买来的物品,除此之外,中国古代还是一个讲究明媒正娶的社会,这样的婚姻才算合礼,也许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青年男女、尤其是不同阶层间的自由恋爱,朝廷的法令条文严格规定妻妾之分。
由于法令和观念的影响,古代大多数人也并不把自己的姬妾婢伎当一回事,与现代人的平等观念恰恰相反,妾在古代就相当于一件物品,可以随意送人,打骂,假如他们表现得把姬妾平等相待的话,反而会成为人们嘲笑的对象,认为他自甘堕落、没品没行。
将自己喜欢的女人定位为一件物品,这样的事情楚质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至于私奔,宋朝法令规定,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这不仅是法令,也是世人的观念,正是深知这点,楚质才不选择做这样的蠢事。
为了这事,让自诩足智多谋,见识高远的楚质真是伤透了脑子,没有想到办法之前,总是感觉愧对初儿的情意,还好中贡士之时,榜下捉婿的事情,让楚质机灵一动,身份地位,并非一成不变的,许多出身贫寒的人,也有机会在一夜之间,命运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初儿家难道就不能如此吗。
不过,想到初儿父亲,杨主管那憨厚的笑容,以及对人谦卑的态度,楚质只觉得脑子又开始晕胀起来,先天不足,如果没有大机缘,怕是很难改变了,唉,为了讨得美人欢心,哪怕对方是一滩烂泥,也要使之成为水泥以涂到墙上去。
经过反复思量,楚质无可奈何的发现,以杨家的条件,要做到与楚府门当户对,不是难,而是相当的难,而且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靠经商发家致富,成为大商人、大商贾,才有可能与楚家联姻。
寻思了半天,楚质自然而然的将目标锁定在杨家村的竹子身上,竹雕制品,需要极强的工艺,而且非大师出品,价钱也不会太高,马上又被楚质自己否决,至于竹筷、牙签之类的制品,一点技术含量也没有,就算卖上一百年,恐怕也成不了名商大贾。
就当楚质苦苦思索无果之时,正逢盛夏,天气越来越炎热,引风纳凉的扇子顿时落入了楚质的眼中,北宋时候的扇子,以绢宫扇为主,折扇根本没有什么市场,远远没有明清时候的盛行。
想到后世出自名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