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西路(一)(3 / 6)
,便是第四进中挂着白虎节堂的牌匾的军议厅。实际上在归属新朝后,这座大厅就应该改挂上军议厅的匾额,但白虎节堂这么响亮的名字却更为现任主人所喜。
此厅即是官衙核心,其中多有机密,自然也就禁卫森严。就算在旧朝,误闯节堂的下场怎么也少不了一个处分。而如今,在镇抚司中行走的将校亦是无事不得随意出入。不过今天,平常日子中都是空空荡荡的大厅内,却多了两个人。
站在军议厅中的两人都很年轻,一个二十出头,一个才十七八岁。年长一点的,姓姚名飞男,字翼卿,小一点刚满十八岁,叫史正志,却还没有到起表字的年龄。看他们两人军袍之上,勋表只有少少的两排,而军衔也仅是士官。不过两人都是一派气宇轩昂,挺胸收腹,精气神都是十足十的模样。
他俩脚下有两支扫帚平躺,窗户下方也有两个放着抹布的水盆。他们本是犯了过,被罚来军议厅中打扫,可一看到横放在厅内的一张横有两丈、宽一丈二三的巨型沙盘后,便忍不住丢下手上的工作,凑起来指点江山。
两人低头看着厅中沙盘。这座巨型沙盘并不是标记着陕西的地形,而是以西夏国为蓝本。西夏幅员千里,其国向西一直延伸到玉门关。不过西夏的重心仍在东面。人口和城寨集中的西夏东半部的山川地貌、城池寨堡就尽在这幅沙盘上展露无遗。绿色起伏的是山峦。黄色平坦的是沙漠,单单这两种地貌就占据了沙盘的近半。西夏国的核心地带,贺兰山下、黄河两岸的兴庆府、西平府一带,便被沙漠和山峦从四面护翼起来。
姚飞男搓着只有一层绒须的下巴,眯起眼睛,装出一副将军的口吻道:“若论军力,党项人并不足为虑。唯一的会给我们添麻烦的,也就只有后勤转运了。”
“姚帅说得正是!”史正志声音低沉,也是模仿着高级参谋的模样,“三年前,我朝攻打金虏。平定关东。在南有渤海,在北有辽河。通过水路,从江南而来的粮食物资能直上沈阳——当然,必须在天津或是旅顺换船——一年中只要不上冻,大约有半年时间,可以用水路来运送粮草。且关东是数千里的平原,车马转运也很方便。但西国不同,有横山阻隔,有大漠间道,对我军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崎岖的道路了。”
“但再大的困难也是非战不可!”姚飞男砰的一声,拍在沙盘边框上,“官家已经将西虏窃取之地定名为宁夏路。新的地图已经刻版,若是今年拿不下来,朝廷的体面可就保全不了了。主辱臣死,吾等如何能让天子受如此羞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