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二十五章 天子(上)

第二十五章 天子(上)(5 / 6)

他这个皇帝往阵前一站,被鼓动的官兵全都得跪下来山呼万岁。赵瑜有这个自信,汉初刘邦巡幸云梦,韩信虽手中仍握有大军,却也不得不老老实实的来孤身参拜。开国之君的积威绝不是那些长在深宫妇人之手的皇帝能比得上的。

可是赵瑜是天性谨慎,无论如何他都不会将手中的最后一支机动力量交给臣子来掌握。但此时此刻,若要统领大军,从功绩和资历上能镇得住野战四营的,却只有朱聪一个人选。

赵瑜麾下虽然从不缺乏优秀的指挥官,但方面之臣的数量却屈指可数,有过独立指挥大军经验的将领并不多。赵武算一个、陈伍算一个,郭立、陆贾也都能算上一个。而率领靖安军团在荆湖剿寇的岳飞,能力虽是毋庸置疑,但资历和战绩远远不足,最多只能算四分之一个。至于其他将领,都是跟在主帅身后作战,根本没有统帅大军的经验。

说实话,若以战事次数论,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开国,以赵瑜的洪武朝为最少——这也是赵瑜拥有历史经验的结果。靠着对时局走向的完美把握,赵瑜的战略规划让人叹为观止,每次都瞅准时机出兵,以歼灭敌军为最高目标,几次下来,天下大势便集于一身——不过因这个缘故,历练出来的大将,数量却也不会太多。

当然,赵武在南洋的几年征战要排除在外。不然若是将那等武装游行都计算在内,单单他一人,就能占去了洪武朝总战事数量的九成还多。

对于朱聪,他自投效以来,为人兢兢业业,办事也是妥当,从无半丝错漏。若赵瑜有什么失政之处,他也会直言不讳的加以谏言。都是一个贤臣忠良的样子。但不知为何,赵瑜总是对他提防一手。

细细想来,也许是因为都是海寇出身的缘故。残忍、狡诈是海寇们的特点,在海上,与天斗,与海斗,还要与人斗,从无半点仁义可讲。若是一起搏杀出来的自家兄弟,当然可以信重,但朱聪当年陷了赵武一手,给赵瑜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总是不自觉的加以警惕,兵权也便从未交给他一次。也因此在没有其他可以信重的大将的情况下,赵瑜宁可亲自领军,也不会将兵权交给朱聪来调派。

或许这么做会很伤朱聪的心,但赵瑜却绝不会冒这个风险。就像他今次的亲征一样。所谓的亲征,也仅仅是个名义上的说法。到了赵瑜这个地位,当然不可能直接上战场,更不可能插手战术指挥。有完备的参谋体系在,却也没那个必要。其实赵瑜也只是坐镇于后方,给前线将士鼓鼓劲罢了——毕竟,如今已不是当年那个筚路蓝缕、开创基业的时候。以帝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