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硝烟(上)(6 / 6)
不同意王彦的战略,而领兵自立。不过他在河北游荡数月后,军力不增反减,最后丢掉了所有的部众,不得不重归王彦麾下。
“鹏举,怎么办?!”
二营、三营的都指使此时已齐聚岳飞的座舰之上。原来的计划已然作废,新的计划必须尽快定下。要全歼贼军,要及时赶上半年后的大战,他们就必须在短时间内,定出新的方案。
岳飞叹了口气:“没有别的办法。兵贵神速,距钟相兵败不过一日,收到消息的寨子仍是少数,趁此机会,全力出击。将几个主要的大寨捣毁,余众则等日后剿抚并用,再行解决。”
计划失败,岳飞的威信又开始回落,两个都指使怀疑的问着:“他们不会跑?”
“有决断之人毕竟是少数。谅那些贼人不把钟相寨一战的情况打听清楚,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地盘。这点时间的耽搁,对我们来说已经足够了!”
※※※
洞庭湖的战事其实小到无人关心,连赵瑜也把注意力放在了北方,主持辽西润州防御的王贵的身上。
不过王贵此时并不在润州,而是藏身于辽阳城外的一片树林之中。
数十名骑手牵着眼睛被皮罩罩住的战马,屏息静气的等候着。他们的身上、马上有着斑斑血迹,其中几人还扎着绷带,不过都是稳当当的站着,看起来伤得并不重。
王贵透过树阴,举着望远镜,看着两里地外架在辽阳城头上几根粗长的黑影。
“那就是女真人新铸的三千斤火炮?!”
“没错!那就是完颜宗干主持铸造的神武大将军炮。”
“哪个夯货谁起的名字?”王贵摇着头,“不看口径、倍径和射程,靠重量来衡量火炮威力,女真人的脑袋看来还停留在铸钟匠的水平上!这样的对手,不足为虑!”
注1:北宋末,南宋初,王彦在河北河东举兵抗金,他的部众因都在脸上刺上‘赤心报国﹐誓杀金贼’或‘誓竭心力﹐不负赵王’而得名为八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