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帝位(下三)(3 / 10)
高明光轻轻摇着头,他只觉得赵琦对赵瑜偏见太深了。但赵琦这么想也不出奇,把一个才学胆识皆是出众的人才好吃好睡的当猪养着,不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当然让人心生怨怼。不过现在想来,赵瑜不也照样给他加了一个监视赵琦的任务,同胞兄弟互相提防,王家无私情说的就是这个。但现在的情况,他却不能不劝:“殿下,身为王弟,为国出使十数载而不能归乡的情况实在太多,远的有春秋战国时,诸国间互相派出的质子——始皇帝之父嬴异人就是最好的例子;近一点的,南唐向大宋称臣后,后主李煜也把自己的弟弟派出来当人质过。这点实在算不上什么,何况东京城如此富庶,不比在台湾辛苦开拓要强得多?殿下如此深疑大王,未免太过了!”
赵琦转回头,又看向荷花池对面的一栋栋亭台楼阁:“东京富丽甲天下是有名的,如此园林,东海恐怕连半座也不定有,而东京城中至少有百十座。大宋的官儿为了回东京,连杀母的都有,王兄将我送来这里为质,也不算亏待。不过……”
他用力抓住身前的栏杆,手背上的青筋根根暴起,压低的声音也变得尖利起来:“我与王兄做了几十年的兄弟,比你更了解王兄的为人。不是有传言说王兄是太祖皇帝转世吗?其实照我说,二哥有谋略,擅用人,眼光长远,用兵也是一等一,与其说是像太祖,还不如说像唐太宗。
唐太宗十八岁劝高祖起兵,而王兄劝说父王攻打衢山的时候,却还不到十二岁。东海源自浪岗寨,当初爹爹当家的时候,名气虽大,但实际上却是穷困潦倒,但王兄十岁时,辅佐二叔掌管财务之后,寨内的生计顿时好了许多,以当时浪岗寨的兵力,能攻下衢山,也多得自于王兄的筹划。至于打下衢山后,辟盐田、通商路,这同样是王兄的功劳。
但也是从那时候起,王兄就开始与大哥争权夺利。大哥在军中威望甚高,但王兄掌握了寨内生计,却也不弱,两方几乎是斗得你死我活。那样的场面,几乎是唐太宗一家的翻版。若当年大哥没死于郑广的手上,等过几年,说不定也会死在王兄手里。对于郑家、甚至是童贯,王兄心里怕是感激居多。
现在想想,王兄当时只为了一个寨子就能斗得天翻地覆,现在为了皇位,还能饶了我?!”
“……”高明光默然不语,他不知该如何回答。掺和进王家内事,向来是取死之道。
对于高明光的沉默,赵琦却不管不顾,他现在不是说给身后王兄派来的监视者听,倒像是在发泄:“王兄吝与自家人分权,而且他对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