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异变(下)(4 / 5)
是人如其名。”
水猴儿低头哈腰:“禀相公,猴儿是诨号,草民大名叫黄洋。”
“像猴不像‘羊’,还是叫猴儿好。”蔡攸谑笑了一句。
浮德生再一指一旁的俊秀后生:“而这位便是顺通船行在瓜洲镇的掌柜丁家小哥,就是他主动将船献出来的。”
年轻后生躬身行礼:“草民丁涛,见过童大王、蔡相公。”
※※※
十艘渡船打头,另十艘渡船断后,赵佶的座船依然被满载着胜捷军的船只前呼后拥着向对岸驶去。
西北风劲吹,鼓足了帆的船队渐近江心。赵佶身披厚重的黄绫斗篷,在童贯、蔡攸的服侍下站在船头。脚下江水滔滔,不论向上向下,两处皆不见首尾,只见一条白练蜿蜒曲折流入天地之间,直没云海。
赵佶久居大内,出东京城的机会都少,更别提南下江南。有隋炀在前,就算是他这样的昏君,对江南也只能在梦中倾慕。兴花石纲,举造作局,都是为了在东京营造一处堪比江南的胜景。如今眼见长江就在面前,他不禁忘却了北方的金人正在国都肆虐,心中平添几多感慨。
顾视左右,赵佶叹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当年读老杜的这一首,并不觉得如何佳妙。但如今一见长江,其余不论,单是这一句就足以流传千古。”
蔡攸也附和道:“一句将晚秋、长江说尽,非老杜无此诗才。只恨此时是冬天,看不见无边落叶入江的胜景。”
“是吗?”一个声音从后传来,“草民倒觉得还是舒王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一句更应景一些。”
被打断了说话,赵佶君臣三人皱眉回头。却见一直在船尾,与水手们在一起的丁小掌柜,这时不知怎么走到了船中主桅下,隔着一众班直护卫,对着船头大声道,“不知上皇今次南下,可曾体会舒王当年的心情?半月后春暖花开,上皇是否会回京与金人作战?”
赵佶脸色大变。蔡攸高声斥骂:“狂徒!”
两名班直护卫随即抢前几步,抓住丁涛双臂,将其一把架了起来。
丁涛被两人夹持着,嘴中却不见停:“金虏南下,陛下弃宗庙而逃。陛下做得,天下人还说不得吗?”
看着丁涛气定神闲的样子,童贯、蔡攸心中大叫不妙。两人皆是人精,能在这种情况下还如此镇定,若不是不知死活的蠢汉,就必是胸有成竹,心有所持。童贯踏前一步,将赵佶护在身后:“吹号,命各船来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