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改变(下)(5 / 6)
的嫡脉子孙。横空出世,率领大宋臣民,将女真斩尽杀绝。
当然,如果一切依照历史走向,康王赵构会是个麻烦,不过赵瑜早就准备从近卫营中抽调出一支两三百人特遣部队,以义军的名义去磁州或相州候着,当赵构作为使金人质被派出来时,趁机将其刺杀。赵瑜甚至想好领队的人选——丁涛文武双全,智谋过人。可以为首。王贵是相州人。深悉地理,可以为副。顺便他还有可能将岳飞拐回来。
如果真能如丁涛所言,在东京城破之前将金人吓退,以赵瑜对日后的徽钦二帝地了解,天下大局当真会再回到他记忆中的轨道。所谓性格决定命运,赵佶、赵桓父子俩的性格摆在那里。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只要他们的本性不改,他们的结局也不会改变。
只是丁涛这一条策略的前提,是开封不被攻破!以旅顺出兵的速度,和谣言散布的时间来看,至少要保证一个月之内,金军进不了东京城。这个可能性,就如丁涛前面所说,是一半一半。
“那另一个办法呢?”赵瑜打断了参谋们地议论,他只沉思了半刻,他的那些参谋们几乎把旅顺军的作战方案都做出来了。
丁涛从桌前把头抬起:“就是大王以勤王的名义直接出兵,将道君皇帝捉起来,挟天子以令诸侯,到时候,撮扁捏圆都随我们意。”
厅中突然静了下来,几十双眼睛紧盯着丁涛。赵瑜也不自在的扭了扭身子,这是让他当活曹操啊……这小子!
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丁涛神色自若,继续道:“道君皇帝能禅让一次,就能禅让第二次,只要大王能救民于水火,接下帝位理所应当。”
震惊过后,赵瑜考虑起这么做地可能性,以现在他手上的军力,攻城略地肯定不行,与金人正面交锋也难以应付,但若用来把南逃的道君皇帝捉起来却是绰绰有余。不过这个行动必须要快,在他的记忆中,赵佶最后到的是镇江。而等他到了镇江,两浙、江东的勤王军齐至,那时想动手就难了。最好的时机是在赵佶渡江的时候动手,但以他南逃的速度,留给东海的时间,最多只剩四五天。也就是说,军队必须今天就出发……
赵瑜想到这里,猛然抬头,惊问道:“丁涛,你说地这两个办法其实是一回事罢?”
丁涛笑着抱拳拱手:“大王圣明!”
陆贾这时一拍大腿,恍然道:“先派一万勤王军把道君皇帝保护起来,同时命旅顺骚扰平州,并散布谣言。如果一个月内,金虏攻破东京,天下自然而然就是大王地了,如果金人攻不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