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改变(下)(2 / 6)
有。但寄望于此,完全不现实。
只是赵瑜却对这些推演结果略看一眼就丢到一边,直接命令参谋们按照金军一年间两次打到东京城下,并在第二次南侵时攻入东京城中俘获宋主的战情,来订立全局性的应对预案。
赵瑜这次无视他们专业性的建议而独断独行地行为,对于一直被着力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豪于参与国政的作战司参谋们,实在是不小的打击。不过,他们会不看好金人并非没有道理。
在历史上,就算大宋皇帝是头猪,只要它能对李纲、种师道言听计从,决意举全国之力决战,而不是举棋不定,甚至自废武功,金人想回黄龙府老家都难。只可惜就是因为坐在龙椅上的不是一头猪,才会变成最悲惨的结局。
不过现在的情形不一样了。从太原一役来看。金人已经有了实用性的爆破技术,同时在职方司辽东房所提供的情报中。金国也制造出了原始型地火炮,靠这两样利器,破开开封府城门的几率至少在一半以上。尽管在赵瑜的预判中,金人是要到第二次南侵时才能攻进东京城,但比起作战司早前悲观性的看法,赵瑜判断的准确性还是高出不少。
只是现在衢山岛上只有两个营五千人的近卫军、一千人地镇戍军,以及第一、第二两支舰队的一万八千名水军。要实现早前的计划,兵力远远不足,等紧急调集的后续兵力从台湾过来,至少还要两个月。而进行东海全国总动员,发动起计划中的二十五万大军,则需要半年之久。所以现在困扰在赵瑜和在座将领和参谋们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用手上的这点兵力,在东京城破以后的乱局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说说罢,这事对我东海的影响,还有接下来该如何行动?”一阵简短地开场白之后,赵瑜问着麾下众将。
“这是件好消息!”陆贾地地位虽在朱聪之下,但最受赵瑜宠信,由他出言定下会议的基调,是理所当然地事,“这正证明了大王对宋金之间胜负结果的判断是正确的。虽然局势的进展比预计中的要快,但作出相应的调整也并非难事。”
陆贾把场面话说完,看了眼对面的朱聪。朱聪点点头,接过话头:“一开始的计划,就是建立在金人攻破东京城的基础上,那时天下大乱,大王起义军,逐金虏,名正言顺的取得天下。如果那时金虏如辽太宗对后晋废帝石重贵例,将道君皇帝和他的子嗣都掳往北地,那就更容易了。
而现在的情况也差不多,太原金人能用火药炸开,东京自然也可以,何况金人还有火炮。虽然不知道金虏要怎么处置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