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改变(上)(6 / 7)
如真定府,便是一战而下,但像中山府这样的坚守城池,他便绕路而行。很快金国东路军的先锋完颜宗弼和领路的常胜军郭药师便抵达了浚州,横跨黄河的三山浮桥便在此处。
此时守卫三山浮桥的是内侍梁方平和步军都指挥使何灌。梁方平是庸人,但何灌却是京营名将。在赵佶传位于赵桓时,也立了大功。当时与赵桓争位的郓王赵楷听说道君内禅,便想趁大局未定连夜入宫,再争上一争,却在入宫时遇上了把守殿门地何灌。赵楷对何灌道:“太尉岂不识楷耶?”何灌指着手中宝剑:“灌虽识大王,但此物不识耳!”硬是将赵楷赶走。
只是何灌这名将成色却是不足,平日里看起来威武过人,但事到临头,却与梁方平一般模样。梁方平领兵在黄河北岸,敌骑突至,其军仓卒奔溃。而在南岸守桥地何灌望见金虏旗帜,便烧断桥缆而逃,陷没者数千人,而金人损失仅三骑。
当宗望率领骑兵抵达黄河北岸时,南岸已无一名宋军。借助十几条船只,花了六天,完颜宗望将女真骑兵全数渡过黄河,而此时,他手下的步军才抵达黄河岸边。没有再等步兵,完颜宗望领军西行。
靖康元年元月初七,宗望军至东京城西北,屯兵牟驼冈。这里是天驷监地草料场,刍豆如山,又蓄养了马匹两万,尽被宗望夺取。完颜宗望嘲笑大宋君臣:“南朝可谓无人,若以一两千人守河,我辈岂能渡哉?”
消息传到衢山,赵瑜大惊失色,不是因为东京被金人夹击,而是因为太原陷落的方式。在他的记忆中,金人第一次南侵之所以没能攻下东京城,就是因为太多未被攻克的城池留在金人身后,让他们不敢在东京城下久留。等到靖康元年十一月,有了多次攻城战的经验,河北、河东多数的城市沦陷,金国的东西两路才能顺利的夹击开封,将城中的赵家皇室一网打尽。但如今,利用火药爆破技术,金人可以很轻易的攻克原来必须绕道而行的城市,不论是保州、中山,还是大名府的城墙,都不可能在火药幸免于难。就算是东京城,也是一样。
赵瑜的一切战略规划都是以他记忆中的历史为基础进行布置。正因为他以为,他才没有在东海国中下达总动员令,只是让赵文和陈正汇按部就班的动员预备役,将各个营头逐个补充起来。赵瑜打算用一年的时间,把东海国的生产和生活慢慢转入战时轨道,将战争对国家经济的伤害压到最小,但现在,局势脱出了他的掌控,原来看似稳妥的策略已经无法与现实配合……
历史已经彻底改变!
注1:宋时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