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轩波(下)(3 / 5)
自是不免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触。张觉是故辽旧臣,身边的亲信部下也没有一人对金国抱着忠义之心,对于金人的暴行。无人看得过眼。而且燕京六州地前车就在眼前,上至张觉、下至平州百姓,无不担心着金人会依照燕京的例子,把平州交割给宋人,而将他们这些平州土人强迁去更为寒冷地辽东。
“与其等金狗把平州抢去卖给宋人,还如不直接投了大宋。”每日在张觉耳边说着同样地话的部属一个接着一个,张觉也觉得在金人手下。前途是一片黑暗。
而途经平州、被强迁地旧辽官吏,如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等人。也后悔不迭,跑去对张觉说:“吾等‘不能守燕,致吾民如是。公今临巨镇,握强兵,尽忠与辽,免我迁者,非公而谁’?”竟也是在劝张觉背金转投。使他们免遭离乡背井之苦。
到最后,几乎所有的平州将佐官吏都一起来劝说张觉弃金投宋。只是张觉依然犹豫不决,自立之心他早已有之,但又担心金人兵威,拖延道:“此大事,当仔细筹划。”
回头他就找来了心腹谋臣,素有明智之誉地故辽南院翰林李石。而李石的回答最终让张觉下了决心:“最近又有传言说天祚皇帝兵势复振,出没于漠南。明公不若以奉迎天祚以图恢复地名义起兵勤王。并责虞、曹、康等叛国之罪,放燕民归于乡土,使其复业,以收故辽民心。再通好东海,举平州归宋,东海、大宋岂会拒之?如此一来。平州即可为藩镇。日后金人加兵,内用平、营之军,外籍大宋、东海之援,金人又有何可惧?”
李石说得条理分明,张觉便采纳了他的意见。当即宣布弃金尊辽,仍以天祚皇帝的保大为年号,画天祚像,朝夕参拜。并张榜通告燕人,令各回乡安居如故,田宅为常胜军所占者。尽数归还。
同时。张觉还出兵拘捕虞仲文、曹勇义、康公弼等人至滦河西岸,历数其背辽、投金、搜刮百姓、助纣为虐等十大罪。尽数绞死于岸边。这些墙头草,当年劝耶律淳自立,后又叛辽投金,今日再背金来投,日后金人复来,不定又会转投回去。而且他们在燕地百姓和故辽官吏中口碑极差,杀了他们,正好可以用来收复民心。
而暗地里,张觉遣了改名为李安弼的李石,和旧名高履的故辽三司使高党去燕京劝说知燕山府王安中:“平州为形胜之地,张觉更是文武全才,足以抵御金人,安抚燕境,当速速招揽,勿令其西迎天祚,北合萧干。”
这些话完全说到了王安中的心里,王黼、童贯费尽心思才拿回了燕京六州,若是他能招揽来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