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投奔(上)(1 / 5)
凄厉的集合号接连响起,数十支号角把敌军将至的消息传遍整条防线。阵地周围沸腾起来,早已驻扎在工事旁的民居中的士兵们,一个个飞快地蹦了出来,转眼便汇入了预定的阵地中。急促的脚步声中,却听不出慌乱,只有胸有成竹的沉稳。
郭立下了城,带着手下的一众参谋和亲兵,赶到城外的防线处,登上阵地中央的一座六丈高的指挥台,蓝底金龙的东海军旗和绣着‘天津镇戍郭’字样的将旗在指挥台顶猎猎飞扬。
随着卢克忠回镇城中,在他的调拨下,守备队开始在镇内的街巷中巡视。由于此战不需要出击,城内的马匹都被调给了守备队的官兵,而城中潜火铺(注1)的铺兵,便是他们的耳目。不论城中何处乱起,守备队都可以在铺兵的通报下,在一刻钟之内赶到并开始镇压。
从返回的哨探发出敌情警报,不过半刻钟时间,一切临战前的准备都已完成,三千士兵中有两千四百人进驻阵地,而剩下的六百人,除了两百守备队,其余的都作为预备队静静的等待在指挥台之后。
郭立举着望远镜扫视过防线的北面原野,虽然已经从哨探口中得知,敌军是从西北面的官道上过来,但女真人换个方向绕个半圈也不是不可能。如果在南方的福建或是台湾,道路两侧若非草木丛生的山林,要么就是土质松软地水稻田。离了官道就别想好好走路,但天津这里不同,被黄河冲积而成的荒原上,没有任何高大的树木,最多也只是东一块,西一块的灌木丛,举目望去一片坦途。尤其是在冬天。只要没积雪,地面又被冻得如同铁板。不论从哪个方向都是纵马奔驰的好地方。
不过这并非全然是坏处,由于没有东西阻隔视线,隔着十余里便能发现敌军带起的尘烟,在五六里之外便能把敌军的兵力状况数出地大概,这也就省得天津镇的哨探们因为靠得太近而被敌军放出来地游骑发现。
郭立在等着,三千镇戍军也在等着,在哨探的汇报中。他们发现敌军时,是在官道上的三十里亭处,总计两千到三千的骑兵。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应该不到一个时辰便会杀到城下。
时间慢慢的过去,西北极远处的烟尘出现在郭立地望远镜中。大地的震动从十余里外传到了郭立脚下的指挥台,透过厚厚的鞋底感受着地板的颤抖,他捏紧了望远镜的黄铜镜筒,手背上的青筋一根根的凸起。
敌军又近了。下面地士兵也陆续发现了远处的征兆,但郭立却很欣慰的发现,士兵中只略略起了点骚动便又立刻平静了下去,虽然比不上身经百战的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