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天津(下)(3 / 5)
原有的十四门四寸长管炮,十门四寸城防炮,以及三寸及以下的轻炮,总计四十七门轻重火炮。再加上几乎同时从辽南送来的两千新兵——都是招募进来、经过严格整训地契丹和北地汉人——加入镇戍部队,使得镇中守军的兵力勉强达到了三千。
这些火炮。以及三千守兵,是卢克忠和郭立最大的依仗,但要对付女真精兵,他们的底气依然不足。现在的女真不再是三年前的女真,有了多次攻打坚城的经验,又夹席卷辽地地余威,如果女真铁骑突然杀到城下。纵然守军们有着绝对的自信,但原本就是金人铁蹄下地惊弓之鸟的城中百姓却肯定会张皇失措。
“还得尽快把城防工事建起来啊!”卢克忠叹着。视线投在屋内的火炉上——现在却是冬天。
午后,卢克忠已经站在了天津镇外围的土城上。
手上望远镜对着南面的大河,奔腾不息的黄河水已经被闪烁着白光的冰面代替,卢克忠叹了一口气:“大河上冻了。”
“没关系,我们在北面。”身旁地一人回道。不像宋人每年要提防大河对岸的契丹人趁河水结冻而窜入境内。大河北面的天津镇却不可能会担心对面的宋人趁河水结冻杀过来。
“女真人已经到了我们北面。”北面的平州、卢州和滦州现在已经在金人的控制下,离天津只有两百里,若是出动骑兵。最多两天就能杀到天津城下。
“没关系,大河上冻了。”
“郭督这是何义?”卢克忠扭头问去。在他身侧,与他并肩而立的是一个四方脸、细眯眼、相貌朴实的中年人。虽然身穿着东海军服,胸口地一颗金星闪亮,但看上去与其说是武将,不如说是工匠。虽然相貌平庸,但卢克忠却不敢失礼。
郭立,天津总督。
说起来。郭立也的确是工匠出身。哲宗朝时,还参与过宫室的修建。若不是后来犯法得罪,也不会落草为寇,加入了当年的衢山军。虽然资历比不上浪港出身的老兄弟,但比起卢克忠来根基却要深得多。
按照大宋的规矩,出掌各州地知州都会兼领武职。位在同级的武官之上。但东海人没有这规矩,军政两方平日里就是平起平坐,而到了战时,更是武将的发言权更大。
“上冻了正好容易修工事。”
郭立没头没脑的丢下了一句。他说话一向言简意赅,为人并不讨喜。同时也没有多少指挥作战的经历,历年来的功绩也是苦劳大于功劳,但赵瑜却取他一个稳字,让他在东海军中脱颖而出,稳稳的坐在天津总督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