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重生 >大宋帝国征服史 > 第三十五章 经济(下)

第三十五章 经济(下)(3 / 5)

’这句话,却让陈正汇很不以为然——一旦这些产业发卖出去,其出产所得,可就不再姓赵了。

在大宋,官产私产析分得很清楚。这个时代虽然没有什么物权法。但出自于唐太宗《大宝箴》的那一句:‘以一人主天下,非以天下奉一人’已经把话说得很明白,子民地财产并不是君主的,而天下财税也不是给皇帝享用的。

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只是说得好听罢了,天下的土地只是受天子管辖,而非天子私产。虽然被称为官家。但官产却不是皇帝家的,就算皇帝也不可能把官库当作自家的钱包来挥霍。

皇帝可以把皇家名下的田地、庄园、府邸赐给臣下。但他却不能把随意把百姓地土地收归自用——当年太宗皇帝要扩建宫室,便是因为宫城边的百姓不愿动迁,而最终放弃。

官产,包括田地、屋舍——一般都是没有了继承人地绝户或是犯罪被罚没的产业——不论是发卖、还是租给他人,所得的收入,都归入官库。天子要想动用,除非政事堂同意。但一般来说,却都会被宰辅们喷上一脸唾沫星子。

而在东海国,也并无例外。赵瑜一家的开销皆是出自于内库,至于官库,则是用来支付军费,官吏的俸禄以及各色行政开支。以天下财税济一人之用,乃是昏君所为,或者说会这么做的必然是昏君——北面的那位正是如此。虽然陈正汇相信这个道理赵瑜应该是一清二楚。但毕竟早前未立国时,东海地一切都是赵瑜私产,保不准他还留有什么误会。

“大王!钱庄的利润和这些工坊的产出都是内库收入的主要来源,少了这些收入,只靠每年几十万贯的钱息,支撑义学的开支都有些勉强。官中、军中的年节赉赏怎么办?战后的封赏又该如何处置?”陈正汇神色严肃,提醒着赵瑜,一旦这些工坊都卖出去,最大地问题便是财政收入锐减。虽然这些产业每年的产出都是归入赵瑜的私库。但毕竟赵瑜是极大方的君主,国中的教育、年节时的赏赐、战后地封赏,皆出自于内库,若是少了这些财源,赵瑜拿什么收买人心。

赵瑜摇头:“先生只记得少了钱庄和作坊,内库收入会减少。却不想想开办新的钱庄会给我带来多少收入。有了深入对岸的窗口,有了大宋的亿万百姓。每年铸币的钱息可就不只是三四十万贯了。而是两三百万贯!”他笑着,“这还要多谢蔡太师。若非有他相助。我东海国的钱币也不至于那么受欢迎。”

陈正汇默认了赵瑜的说法,现在的大宋,由于蔡京滥改币制,大宋新造钱币的信用一贬千丈,趁此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书单:长风渡造作时光无论魏晋贵妃裙下臣今天前妻也没找我复婚玄学,我就会亿点点大佬都爱我[快穿]今天我仍不知道亲爹是朱元璋高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