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先锋(下)(1 / 6)
宣和元年四月初四,己卯。
正午时分,烈日当空。四月的日头,现在正处在正南方向。
站着艉楼上,龙王号的火长小心翼翼地调整量角器上的指针。天顶的太阳经过两面比铜板大不了多少的镜子的反射,与海平面的景象重叠着,一起通过望远镜镜筒,落入他的眼中。
看了看指针所指的角度,放下手上黄铜质地的仪器,火长拿起纸笔经过一番计算,回头向站在身后的赵瑜和朱聪汇报道:“现在的方位是北纬三十四度十二分!已经是海州地界了。”
“哪是海州地界?!”一旁的龙王号船长一边对着海图比划着,一边说道,“出了衢山后,我们就径直向北走,根本就没贴着海岸。现在的方位,离高丽说不定还更近一些!”
“那离长生岛还需几天?”朱聪问道。
“以现在的速度,应该只需六天。毕竟不需要绕着京东半岛走一圈了。”
朱聪点点头,顺手拿起火长放在桌上的那架仪器,把玩了一番。然后在龙王号的船长和火长不快的眼神中,怏怏放了回去。他转头对赵瑜笑道:“这六分仪还真是好东西,有了这玩意儿,在海上也放心多了。”
赵瑜点了点头:“的确要比牵星板强上不少!”东海船只所使用的测量纬度地仪器,从最早的牵星板。到后来的量星仪,再到现在的六分仪,精度不断在进步。牵星板只能精确到半度,而新出品的六分仪却可以把纬度的测量精确到十分之一度,也就是六分。
一个纬度的距离大约是两百里,测量精度只有半度,那平均误差差不多会有一百里。而换用六分仪后,现在地测量误差就只有二三十里。对于常常长达千余里的海程来说。二三十里地距离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以这个时代的制造工艺,赵瑜也不会指望能把精度提高到秒一级的水平。
不过这也多亏了玻璃镜和望远镜的出现,不然想造出六分仪也是水中捞月。望远镜经过三年的发展,虽然镜片还是水晶打磨而成,但生产效率已远高于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光仪工坊以每月出品二十具的速度,装备起东海军地中高级指挥官。
至于玻璃镜。却是玻璃作坊费了五六年时间才弄出的新产品。当然,这镜子并不是通过银镜反应来制造,而是汞融化了锡后,所制成的水银镜。尽管此时的玻璃镜,由于平板玻璃的制造技术还是不过关,最多只能有半个巴掌大,但镶在六分仪上却已经足够了。
有了六分仪,东海的海图绘制工作便更上一层楼。不过对于经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