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蔡攸(下)(2 / 4)
几成。
一国之兴,最重兵革,若是现在演奏的是军中鼓乐,同时再让一群武夫来伺候,反而能让蔡攸敬畏几分。但现在赵瑜兵势刚兴,就开始蓄养乐班侍女,又在小小地厅堂中挂满价值千金的玻璃宫灯,仿佛要让所有人知道他的豪阔一般。可见这东海郡王的野心仅止于此。只能算是个小人得志的暴发户。当然。这对大宋来说是个好消息,藩王越是耽于声色。就越能让人放心。
待所有人的酒盏满上,赵文率众依礼上前敬酒,赵瑜举杯回应。而三巡之后,众人便放开手脚吃喝起来。一盘盘菜肴流水价端了上来,蔡攸看过去,器皿都出自官窑的瓷器,只有酒盏酒壶是东海特有的玻璃质地。盘中之物,牛羊俱有,更多地则是海味,也算得上丰盛。但论起精致,当然远远不及家中。
蔡家的豪奢著称于世,就连宫中也难以匹敌。蔡京为相,曾聚僚属置宴,其中上了一道蟹黄馒头。而单单这味蟹黄馒头,花去的费用,就要一千三百余贯。平常蔡家食用的咸豉,不是用黄豆,却是用一粒粒的黄雀肫所制,蔡府中贮存的这种黄雀咸豉,多达八十余坛,因此丧生地黄雀当以万计。
不过,关于蔡京饮食奢侈最有名的一个故事,还是出自于《鹤林玉露》:曾有一个士大夫买有一妾,自称是蔡太师府上包子厨中的厨娘。一日,士大夫令其做包子,但她却说不会。诘问其故,才知道她在蔡府厨房中,唯一的工作就是切葱丝,其余的一概没做过。
蔡攸被家中的饮食养起的胃口,当然对一般的菜肴看不上眼。不过,对那几道他从没见过的海味土产,倒是有些好奇。
“敢问大王,这几味名为何物?”
赵瑜一一介绍道:“一是玳瑁肉,一是鲨鱼肝,而那一味虽看着如牛肉,其实却是鲲鱼的肉。”
赵瑜地日常饮食一向十分简省,日常与妻儿同桌,比之平民也强不到哪里。要让做贯了家常菜地厨子,置办出让宋使满意的酒宴来,也是太难为他们了。他早知道东京城中来地使节,不会看得上东海粗糙的饭食,所以便取个新奇,把一些东海特产的海味端上桌。
蔡攸一听便好奇起来:“鲲鱼?可是能化鹏的那种?”
赵瑜大笑:“南华经里的鲲鱼,说是有几千里,那什物除了庄子一人,可没他人见过。东海中的鲲鱼,长也不过如这间屋子一般,若说大小,也只与一般的七八百料海船相当。莫说千里,最大也不过十丈长短,更不会变成大鹏。不过这鲲鱼用处甚多,”他指了指头上的灯具(注1):“这些灯